蘇俊悠哉悠哉地走到旁邊的講桌前,拿起一根粉筆,在那幾塊用墨汁染得黑漆漆的木板拼成的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寫下了兩個繁體字“蘇俊”。
接著,他臉上掛著笑,指著黑板上的兩個字,開口說道:“同學們!咱今兒上課前啊!先互相認識認識。我叫‘蘇俊’,以後就是你們數理化這三科的老師啦。”
蘇俊這邊介紹完自己,再瞅瞅下面那些民國古人,一個個面無表情,跟木頭樁子似的,就那麼冷冰冰地瞧著他,連個最起碼的禮貌微笑都不給一個。
這一下,可把蘇俊弄懵圈了,看著這群人,他一時半會兒還真不知道該咋辦,也不知道該說啥好。
蘇俊嘴角微微上揚,扯出一抹淡淡的笑,輕聲細語地說:“行吧,同學們,今兒是咱頭一回見面,那老師就給你們講個故事。故事裡這人啊!說不定你們壓根兒就沒注意過,也沒聽說過……可在歐羅巴那邊,她的地位那是相當高。好了,咱也不扯閒篇了,老師這就給你們嘮嘮這位奇女子。”說完,蘇俊轉過身,又在黑板上寫下“王貞儀”三個字,然後不緊不慢地講起了故事……
那是在大清朝乾隆那會兒,江寧城的小衚衕裡,住著個特別機靈、眼睛大大的、才情出眾的小姑娘,她就是王貞儀。
而她就是在西方,西方人都管她叫中華的“居里夫人”“伽利略”……
這王貞儀啊!可真是個啥都懂的奇女子。蘇俊講到這兒,女學生眼睛似乎一下子亮了,男生呢,則是用那種特別不可思議的眼神上下打量著蘇俊……
蘇俊又笑了笑,接著往下講:王貞儀是出生在一個書香世家,打小就被家裡的筆墨紙硯、經史子集圍著。她對知識的那份渴望啊,就跟春天剛冒尖的小芽似的,勁頭足得很,根本擋都擋不住。可在那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年頭,她這股子求知的勁兒,就顯得特別不合群。
家裡的長輩們呢,雖說也覺得讀書識字是好事,對孩子們的教育也挺上心,可一看到王貞儀對天文、算學這些在當時被認為是男人才能學的知識著迷,心裡就忍不住犯嘀咕,時不時地就露出擔心和困惑的樣子。
每天晚上,等天黑下來,月亮高高掛在天上,星星一閃一閃的時候,別人家的姑娘都在閨房裡安安靜靜地做女紅、繡繡花,一門心思撲在那些針線活上,做得那叫一個精細。可王貞儀呢,就像只機靈的小貓,輕手輕腳地躲開別人的視線,麻溜地爬上屋頂。
她往那瓦片上一躺,涼涼的夜風一吹,手裡緊緊攥著自己做的那些簡單的觀測儀器,眼睛直勾勾地盯著廣闊無邊的星空,心裡頭對宇宙萬物到底是咋執行的,好奇得不行。在她眼裡,那些星星就像是宇宙給她的神秘密碼,一個勁兒地招呼她去解開裡面的奧秘。
有一次,街坊鄰居都聚在一塊兒,正熱火朝天地討論著馬上要出現的月食現象。
大夥臉上都是一副害怕、不安的神情,你一言我一語的,淨說些什麼這是老天爺降罪了,是給世人的嚴重警告之類的話,全是對月食這事兒的無知和恐懼。
可是蘇俊又哪知道,他的三尺講臺下,他的學生同樣也是充滿了對月食的好奇與無知……只是他們不敢打斷先生的講話罷了……
沒有注意到這些的蘇俊,還是在那繼續講著……王貞儀站在人群旁邊,一聲不吭地聽著大家議論,可心裡早就開始琢磨了。她那聰明的腦袋瓜才不相信什麼“天譴”的說法呢,就靠著自己平時積累的天文知識和研究,下定決心要把月食背後的真正原因找出來。
於是,在自家的小院裡,她就搗鼓起了一個特別有意思的實驗。
她小心翼翼地把家裡的圓桌搬到院子空曠的地方,把這圓桌當成地球;又找了一面明晃晃的鏡子,放在合適的地兒,就當作是掛在天上的月亮;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