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宣德爐 (第2/2頁)
亂世珍寶籬笆好全文免費閱讀 青木赤火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直在邊上聽著,心說不要說琉璃廠了,滿華夏找,都不一定找到真正的宣德爐。
那一批三千多件真正的宣德爐,都已經成謎了。
而就在宣德爐停造之後,有的監造官員又召集高手匠人,按照宣德爐的工序仿製。這種同時期的高階仿品,比如大名鼎鼎的“吳邦佐造”,都已經很難碰上了。
民國時期市面上所謂的宣德爐,大部分都是清仿。
到了莫小年百年之後的前世,能買到清仿那也算不錯了,市場上充斥著現代新仿。
不過,莫小年知道,隔壁聚鑫閣鋪子裡,應該有明仿的宣德爐。
甚至倪玉農還說起過,說聚鑫閣掌櫃的黃有城,收到過一件吳邦佐仿造的沖天耳三足爐,落了“大明宣德年制”的款兒,但是要價太高,一直沒出手。
難不成,這個洋人西蒙,這都能看出來不是真正的宣德爐?或者黃有城沒拿給他看那件“吳邦佐造”?
正想著,桂生抱著一件銅爐過來了。
這銅爐是個大傢伙,直徑足有一尺,還帶著底座!
桂生一個人抱著還有點兒費勁,莫小年連忙上去搭了把手。
這件銅香爐,又大又厚重。銅香爐是雙圓耳圈足,銅底座則是下承三足。
銅香爐和銅底座上都帶款兒,銅香爐底部是“大明宣德年制”,銅底座底部是“宣德年制”。
銅香爐和銅底座一併擺到了桌子上,西蒙近前仔細端詳起來。
莫小年一看西蒙這個狀態,就知道他找宣德爐應該是因為噱頭,並不懂,他其實是個外行。
這個帶底座的大香爐,要是懂行的,哪還用這麼湊近端詳,簡單看上幾眼,就應該知道是乾隆時期的仿品。
用料很紮實,工藝很精細,典型的乾隆風。但比之宣德爐,還是差遠了。
宣德爐也有大的,但和眼下這個香爐的“大”,不是一個味道。
桂生見他看得仔細,也笑呵呵看了一眼莫小年。
先拿最大的,這是他面對洋人來買古玩,總結的一條經驗。
“這還像個樣子,但也是仿品!”西蒙抬起頭來,卻又來了這麼一句。
“西先生,您可得看仔細嘍,這造型,這皮殼包漿,這底款兒,那都沒得說。”桂生笑著回應。
“這包漿就不對,不夠厚重!”要說西蒙一點兒不懂,那也不對,他還能說出個點來。
“西先生,銅爐的包漿,不是都一樣的。比如有的一直封裝不用,有的入土又出土,那肯定和一直使用甚至盤摸的不一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