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小年心下嘆道,“曾經有一塊真正的田黃擺在他的面前,但是他沒有珍惜······”

山清此時又說,“正好賣了錢,我給我姐送去點兒,光花她的錢了,也該我給她送了。”

莫小年想了想,“山清,這東西想多賣錢,不如找人雕刻一番,比如切出幾個印章,或者整體雕成一擺件,正好去掉雜質和色差部分,會大大升值。”

“年哥,我剛才也想到了這一點,因為買原料的人畢竟有限;而花費的工費比多賣出的錢,也不算什麼。”山清應了半句。

莫小年知他後半句是沒錢給雕刻師傅工費了,“你在松竹軒找雕刻師傅方便,我給你付工費,回頭先給你拿上一百大洋,賣了錢再還我。”

“年哥,這不合適······”

“沒事兒,你這第一次撿漏,咱們利益最大化。”

“利益最大化?”山清怔了怔,“年哥,你老是整出一些挺有意思的詞兒。”

莫小年笑著起身,“行,就這樣吧。明早上工記得叫我,一起走,順帶給你錢。”

第二天早上,莫小年真給了山清一百大洋,然後兩人一起出了院子。

莫小年到了鋪子裡,桂生頂著黑眼圈在那裡撥弄爐子,看起來是沒睡好。

這種事兒,怕是隻能靠時間來沖淡了。

“掌櫃的今兒又不來了?”莫小年問。

“他要走了,估計走之前也就能來一次,到時候會和賬房老秦一起來。”

“老秦是個什麼樣的人?”

“六十了,身子骨還挺硬朗,算賬是一把好手,不懂古玩,最大的愛好是打麻將,還有偷看小姑娘。”

“這都什麼亂七八糟的?”

“別說我說的。”

莫小年一聽,嗯,思路還挺清晰,看來雖然傷心了,但不至於亂了方寸。

兩人正說著話,有個金髮碧眼的洋人進來了。

一開始桂生還以為是湯大人,但又一看發現比湯大人年輕不少,是個三十歲左右的的男子。

這男子也是一副中式打扮,除了穿了棉袍戴了帽子,耳朵上還多了一副狐狸毛耳套,顯得有點兒滑稽。

“您好,歪奧克木。”桂生一見來了客人,精神振作了一些,又上前說起了京味兒英語。

“你會說英文嗎?”男子的漢語尚可,就是發音感覺咬牙切齒的。

“我就會幾個詞,歪奧克木,三克油,古德拜······哈嘍也算。”桂生笑呵呵問道,“您怎麼稱呼?”

“我姓Simon。”

“噢,西門大官人······咳咳,西門先生。”

“我不是西門慶,你這裡也沒有潘金蓮。”西蒙倒沒生氣,還開了一句不好笑的玩笑,接著又擺擺手:

“算了,入鄉隨俗,你叫我西先生好了。”

“好嘞,西先生,您今兒想看點兒什麼?”

“今天特別想看看宣德爐,有嗎?”

“有——”桂生拉個長音,“琉璃廠這條街上,一半以上的店裡都有宣德爐!”

桂生這話也沒錯,確實是這樣,不少店鋪都有宣德爐,但是真假,那就另說了。

“別拿後仿的調戲我!”西蒙嚴肅道。

“西先生,調戲這個詞兒,不能這麼用,您應該說別拿後仿的糊弄我,對,糊弄。”

“差不多意思,賣給別人假貨,就和調戲婦女一樣嚴重。”西蒙扭頭指指門外,“我剛從旁邊的聚鑫閣出來,他們專門做銅器的,結果也沒有一件真正的宣德爐!”

“別家是別家,我們家是我們家,您稍等,我去拿一件您瞧瞧。”

······

莫小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