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發行紙幣的。

為了不讓大明重蹈紙幣不如廢紙的覆轍,朱銘還是決定先把平緬宣慰司府衙下的銅礦獻給朝廷以緩解朝廷的燃眉之急。

當然了,朱銘做這些可不僅僅是因為憂國憂民,實際上也是有著自己的考量。

要知道,如果大明哪一天真的像歷史上那樣發行大明寶鈔,到時候無論是發給官員還是藩王的俸銀,可都會變成紙幣!

到時候,朱銘這個親王可也是要跟著受影響的!

為了讓朝廷發給自己的工資不變成一堆廢紙,朱銘只能把這座銅礦獻給老朱。

當然了,出於對老朱的瞭解,朱銘也知道老朱肯定不敢隨便佔他的便宜。

這不,平緬宣慰司剩下的地盤很快不就被老朱劃到朱銘的封地裡了嗎?

而老朱的這項舉動恰恰正中朱銘的下懷!

要知道,平緬宣慰司南部的土地剛好與安南接壤,而朱銘心心念唸的金礦,便剛好坐落在安南國境之內。

如今有了這片與安南接壤的土地,朱銘想要攻下安南自然也就方便許多,而且由於在自己的地盤上行動,朱銘也不必擔心會驚動埋伏在王府附近的錦衣衛。

至於進攻安南的理由,朱銘卻是也早就想好了。

還記得之前朱銘抓捕思瓦發的時候,那個因當天不在府上而躲過一劫的思瓦發的侄子思法文嗎?

那傢伙在得知司發倫被朝廷抓捕之後,便立馬放棄了聯絡其他叛軍造反,一個人跑到安南躲災去了。

而這也給了朱銘一個非常好的進攻安南的理由。

你們安南藏匿了大明朝廷的叛逆,他朱銘作為大明的親王,要替天子討伐叛逆!

在聽到這個訊息之後,安南的國主差點被嚇得尿褲子。

畢竟,在這個時代,對於出於東南亞大陸上的那些落後小國來說,大明便是真正意義上的天朝上國。

安南全國上下,滿打滿算也就是幾百萬人口,根本沒有與大明抗衡的實力!

為了消弭掉這場災禍,安南國主連忙上書朝廷,表示願意立刻將叛賊思法文押送到大明,只求大明不要出兵。

只可惜,使者剛走到一半,便被朱銘手下的暗衛給截胡了。

朱銘攻打安南的事情,顯然是沒有上奏朝廷的,至於所謂的興兵討逆,也只是朱銘防止日後此事被老朱發覺,提前準備好的說辭罷了。

而在監視朱銘的錦衣衛眼中,朱銘當時也僅僅是帶著一百多名侍衛在大明與安南交界的地方轉了一圈而已。

可他們卻不知道,這一百個侍衛在進入安南境內之後,便瞬間召喚出一萬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