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緬宣慰司最南部。

原本人煙稀少的邊境地區,忽然多了一萬名陣容齊整的正規軍!

軍陣之中計程車兵們各個身穿重甲,手持火槍!

毫無疑問,這一萬人便是朱銘那一百個“侍衛”召喚出的戰士級戰僕!

按照系統的描述,別看這些戰僕等級不高,但每一個單拎出來,武力值可都跟大明一流的戰將不相上下!

再配上像火槍合金鋼刀這樣領先於這個時代的先進武器,這批戰僕儘管人數不多,但對付安南這樣的小國卻還是綽綽有餘的。

只可惜,為了攻打安南一事不被朝廷知曉,朱銘並不能親自帶領這些戰僕攻打安南,只能將戰僕的指揮權隨意交給一個戰將。

隨著朱銘的一聲令下,這一萬戰僕便在戰將的指揮下朝著安南王都的方向疾馳而去。

而朱銘這邊,則帶著跟剩下的九十多個戰將級戰僕回到了王府。

僅僅少了一個護衛,顯然並不能引起錦衣衛的警覺,在看朱銘往大明邊界逛了一圈便打道回府之後,錦衣衛揉了揉眼睛,還以為是自己方才數數的時候多數了一個。

可他卻並指導,就是這走掉的一個,已經在安南的土地上掀起了驚濤駭浪!

就像朱銘預計的那樣,這支單兵媲美一流武將的部隊在進入安南境內後,並沒有遭到什麼像樣的阻礙,短短半個多月的功夫,便一路摧枯拉朽前進到距離安南王都不到一百里的位置。

一路上,但凡敢於阻擋這支軍隊的傢伙,都已經被火槍打成了篩子。

看到這架勢,安南國主已經徹底沒有了抵抗的鬥志,當即便派出使者來到朱銘的軍陣中求和。

只可惜,朱銘從一開始就沒有給安南求和的機會,面對來訪的安南使者,統領大軍的戰將提出的條件非常簡單。

安南國主想要抱住性命,除了舉國投向,徹底臣服與朱銘,沒有第二條路!

一開始,對於朱銘一方如此霸道的要求,安南國主還想著能夠討價還價。

不過隨著王都的城牆被一炮轟出個窟窿,安南國主立馬便放棄了僥倖的心裡。

最終,也就是二十天左右的功夫,朱銘的一萬名戰僕便徹底掃平安南。

考慮到安南國主還算識趣,朱銘沒有為難安南的王室,不僅按照之前的約定留下安南國主一家的性命,甚至允許安南國主作為鎮守在安南的戰將戰僕的副手,繼續幫忙管理安南。

當然了,朱銘可並不是向朱標那樣仁善的傢伙,他之所以給了安南國主這麼多優待,其實也有著一些現實的考量。

不管怎麼說,安南畢竟是朱元璋欽點的“不徵之國”。

眼下朱銘畢竟實力尚淺,在明面上,他還是不能違抗老朱的聖旨。

為了不讓老朱察覺安南已經被自己攻佔的事實,朱銘必須留下安南國主,防止老朱發覺安南的異樣。

當然了,並不意味著安南國主可以繼續當他的土皇帝。

事實上,從朱銘的大軍進駐安南王宮的那一刻起,安南國主便徹底失去了過去的權勢,雖然還能幫著管管事,但是他的職權已經從最開始呼風喚雨的一國國主,縮小到相當於大明知府那麼大。

不過對於被嚇破了膽的安南國主來說,能夠保住一條性命就已經非常慶幸了,他哪裡還敢要求更多。

甚至,為了讓朱銘對自己放心,安南國主還特地派人把自己的親眷送到了朱銘府上,就當是他留在王府的人質。

當然了,俞顯手下的錦衣衛也不是吃素的。

安南國主的家眷來到朱銘王府的訊息,很快便傳到了朱元璋的耳朵裡。

得到訊息後,太子朱標很快便被朱元璋再次派到了雲南。

一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