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章 道恆無名,樸雖小,而天下弗敢臣。 (第3/7頁)
道德經帛書版翻頁影片 二哥的夢想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道”的“樸”,可以理解為那些最本質、最純真的品質和原則。比如在商業領域,日本企業家稻盛和夫一直秉持著“敬天愛人”的經營哲學,堅持以正道、真誠和善良去經營企業,這種質樸純真的經營之道,使得他創立的京瓷和第二電電等企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儘管他的經營理念看似簡單質樸,但卻有著強大的力量,使其在商業世界中脫穎而出,無人敢輕視。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古代有許多賢明的君主因遵循“道”而使國家繁榮昌盛。例如,漢文帝劉恆,他奉行黃老之學,主張無為而治,輕徭薄賦、與民休息,注重農業發展,他堅守這種治國的“道”,使得在秦末戰亂後凋敝的社會經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百姓安居樂業,周邊國家和民族也紛紛嚮往漢朝的文明與繁榮,主動前來朝貢和歸附。
“天地相合,以俞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就如同在一個和諧的社群中,鄰里之間相互關愛、互幫互助,雖然沒有明確的指令和規定,但大家都能自覺地維護社群的秩序和環境,共同營造出一個溫馨、和睦的居住氛圍,每個人都能從中受益。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在現代社會中,很多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如果不懂得“知止”,過度追求擴張和利潤,往往會陷入危機。比如曾經的手機巨頭摩托羅拉,在取得一定成功後,沒有把握好發展的節奏和方向,盲目地進行多元化擴張,涉足多個不熟悉的領域,結果導致核心業務受到影響,最終在市場競爭中逐漸衰落。
“譬道之在天下也,猶小谷之與江海”。比如在公益事業中,每一個志願者的付出可能只是微小的力量,就像一條小小的溪流,但是當無數志願者的力量匯聚在一起,就能形成強大的公益力量,如同無數溪流匯聚成江海,為社會帶來巨大的改變。比如“壹基金”的發展,眾多愛心人士紛紛貢獻自已的力量,一點一滴的愛心匯聚起來,在救災、扶貧、兒童關懷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為無數需要幫助的人帶去了希望和溫暖。
帛書版《道德經》第三十二章故事情節:
故事(一)
在遙遠的古代,有一個國家正處於繁榮昌盛的時期。這個國家的君王,英明睿智,他深知治理國家不能僅僅依靠權力和武力,更需要遵循自然之道。
有一天,這位君王在閱讀古籍時,偶然發現了帛書版道德經第三十二章的內容,其中的智慧深深觸動了他。
“道恆無名,樸雖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俞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俾道之在天下也,猶小谷之於江海也。”
君王反覆思索著這段話的含義。他明白,道是永恆且沒有具體名稱的,就像那質樸而微小的根本,雖然看似不起眼,然而天下卻沒有誰敢讓它臣服。如果自已作為侯王能夠守住這自然之道,那麼萬物都將自然而然地歸順。
他想起國家的發展,有時候為了追求一些表面的繁榮和強大,可能會過度干預一些事物,而忽略了事物本身的自然規律。就如同天地相合,自然會降下甘露,無需人們去強行指令,一切都能自然而然地均勻分佈。
於是,君王決定在治理國家時更加註重順應自然。他不再過度地發號施令,而是努力去營造一種和諧的氛圍,讓百姓能夠自由地發展。
在國家的制度方面,以前制定了各種名目的規定和政策。君王意識到,這些“名”雖然已經存在,但也不能一味地依賴和強化它們。他要懂得適可而止,因為只有知道停止和剋制,才不會陷入危險的境地。
他把道在天下的作用,比作小谷對於江海的意義。江海是由無數的小谷溪流匯聚而成,道也是萬物執行的根本。國家就如同一個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