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許多公益事業的踐行者們正體現了這種精神。比如一些慈善家,他們投入大量的資金和精力,致力於改善貧困地區的教育、醫療條件,幫助那些處於困境中的人們獲得更好的生活。他們為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但他們並不將這些成就完全歸功於自已,而是以幫助他人、造福社會為初衷。像比爾·蓋茨夫婦創立的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全球健康、教育、扶貧等領域的公益事業,幫助數以億計的人們改善了生活條件,他們的付出和成就彰顯了“功成而不有”的精神。

“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在教育領域,優秀的教師們扮演著這樣的角色。他們傳授知識,培養學生的品德和能力,引導學生成長成才。他們就像滋養萬物的大道,為學生提供成長的養分和指導,但不會主宰學生的思想和未來發展方向。他們尊重學生的個性和選擇,激發學生的潛能,讓學生能夠自主地探索和發展。

“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華為公司的發展歷程也能說明這一點。華為始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不斷投入研發,致力於為全球使用者提供優質的通訊和資訊科技解決方案。在取得巨大商業成功的同時,華為沒有驕傲自滿、固步自封,而是保持謙遜和開放的態度,持續學習和進步。正是這種不自以為大的精神,使得華為從一家小企業發展成為全球通訊行業的領軍企業。

在現代社會的快節奏和競爭激烈的環境中,我們常常陷入追求功名利祿的漩渦,容易忽視這些樸素而深刻的道理。帛書版《道德經》第三十四章提醒我們,要以更加豁達、無私的心態去對待工作和生活,在成就他人、奉獻社會的過程中,實現自已的人生價值,成就真正的偉大。

帛書版《道德經》第三十四章感悟:

讀完這一章,心中對“道”的理解與感悟又加深了許多。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讓我想到了那些默默奉獻的志願者們。在重大災難發生時,無數志願者從四面八方趕來,他們沒有什麼豪言壯語,只是一心投入到救援與幫扶的工作中。他們的身影出現在災區的各個角落,為受災群眾提供食物、水和住所,幫助他們渡過難關。他們的行動就如同大道一樣,廣泛地傳播著愛與希望,無論在何處,都能發揮作用,給予人們幫助和支援。

“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使我想起了“兩彈一星”元勳們。錢學森、鄧稼先等科學家,為了國家的國防事業,隱姓埋名,在艱苦的環境中默默鑽研。他們克服了無數困難,成功研製出了原子彈、氫彈和人造衛星,讓中國在國際上擁有了更強的話語權和地位。然而,當國家和人民給予他們讚譽時,他們卻將功勞歸於集體,歸於國家和人民,這種不居功自傲的精神,正是“功成而不有”的體現。

“衣養萬物而不為主”,聯想到教育工作者們。老師們辛勤地培育著一代又一代的學生,他們傳授知識、培養品德、塑造人格。學生們在老師的教導下茁壯成長,走向社會,成為各個領域的棟樑之才。但是老師們從不以學生的成就來主宰學生的人生,他們只是在學生成長的道路上起到引導和輔助的作用,這種無私的付出和奉獻,正體現了“衣養萬物而不為主”的品質。

“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華為公司的發展歷程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華為成立之初,只是一家小小的通訊裝置代理公司。但華為始終堅持自主創新,不斷投入研發,不追求短期的利益和虛榮,一步一個腳印地發展壯大。經過多年的努力,華為成為了全球領先的通訊技術公司,其 5G 技術更是引領了全球通訊行業的發展。華為正是因為始終保持謙遜、低調,專注於技術創新和客戶需求,不自我膨脹,才能夠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在生活中,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