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章 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 (第5/9頁)
道德經帛書版翻頁影片 二哥的夢想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已的內心。雖然改變並非一蹴而就,但國家的風氣也慢慢地發生了一些變化……
這個故事以古代為背景,展現了帛書版道德經第三十八章中所闡述的道理。它告訴我們,真正的“德”是自然而然的,而不是刻意追求的。當我們過於依賴外在的規範和形式時,可能會逐漸偏離道的本質,導致各種問題的出現。只有迴歸到內心的真誠,順應自然之道,才能實現真正的和諧與美好。
故事(二)
在繁華的現代都市中,有一家名為“盛華”的大型企業。王強是這家企業的高層領導。
盛華企業在行業內一直享有盛譽,業績出色。然而,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王強面臨著一個艱難的抉擇。
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潤,公司內部出現了兩種聲音。一種主張採取一些不太道德的手段,比如降低原材料質量、壓縮員工福利等;另一種則倡導堅守道德和仁義,透過創新和最佳化管理來提升競爭力。
王強深知,選擇前者或許能在短期內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但從長遠來看,必然會損害企業的聲譽和員工的忠誠度,這正如帛書版道德經第三十八章中提到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經過深思熟慮,王強決定堅守道德和仁義。他加大了對研發的投入,鼓勵員工提出創新的想法,同時努力改善員工的工作環境和福利待遇。
在這個過程中,王強遭遇了諸多困難和阻力。一些股東對他的決策表示不滿,認為他過於理想化,會影響公司的盈利。一些競爭對手趁機散佈謠言,試圖破壞公司的形象。
但王強始終堅信自已的選擇。隨著時間的推移,公司的創新產品在市場上獲得了高度認可,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被充分激發,企業的凝聚力大大增強。
最終,盛華企業憑藉著良好的口碑和優質的產品,不僅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了腳跟,還實現了持續的發展和壯大。
王強深刻體會到了道德經第三十八章在現代社會中的智慧,明白了只有堅守道德和仁義,企業才能真正實現長遠的發展和成功。
帛書版《道德經》第三十八章現代社會分析:
帛書版《道德經》第三十八章,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和智慧,對現代社會仍具有重要的啟示和指導意義。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上德”與“下德”的表現。例如,一些真正熱衷於公益事業的人,他們默默無聞地付出,不追求名譽和回報,如一些長期在偏遠地區支教的志願者,他們投身於教育事業,只是為了幫助那些貧困地區的孩子獲得更好的教育機會,這種發自內心、不圖回報的付出,便是“上德”。而有些企業或個人,在進行慈善活動時,更多地是為了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或個人聲譽,為了獲得稅收優惠等利益,雖然表面上在做“善舉”,但這種帶有功利性目的的行為,便是“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以現代企業管理為例,優秀的領導者懂得“無為而治”,他們能夠充分信任員工,給予員工足夠的自主權和空間,激發員工的創造力和潛能,自已不過多幹預具體事務,這是“上德無為而無以為”。而有些管理者,事無鉅細都要親自過問和掌控,雖然看似在努力管理,但這種過度干預往往限制了員工的發展,並且管理者自身也是為了實現個人的權力慾望或業績目標,這便是“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在社會生活中,當災難發生時,許多志願者自發地前往災區救援,他們的行動是出於對受災群眾的關愛和同情,沒有任何功利性的考量,這是“上仁為之而無以為”。而在商業合作中,雙方簽訂合同、明確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