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章 上士聞道,勤能行之。 (第4/7頁)
道德經帛書版翻頁影片 二哥的夢想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大危機之時,真正能夠化解危機的卻是那些超越了常規的策略和手段,那才是真正的“大方無隅”。
而這片古老的大地,風雲變幻,朝代更迭,那道卻始終隱藏在歲月之中,默默的看著一切,只有當人們真正去感悟,去踐行的時候,才會發現,道,善於開始且善於完成,推動著歷史的車輪不斷向前滾動。
故事(二)
《藝術的堅守與突破》
張華是一位小有名氣的畫家,在現代藝術的浪潮中,他一直努力尋找著自已的定位。
起初,張華追求那種迎合大眾口味、色彩鮮豔且形式誇張的作品風格,希望能迅速獲得市場的認可和讚譽。然而,儘管他的作品在短期內吸引了一些關注,但他內心卻感到空虛和迷茫,因為他深知這樣的作品缺乏深度和靈魂,正如帛書版道德經第四十一章中所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困惑後,張華決定迴歸藝術的本質,追求真正的表達和創新。他開始深入研究傳統繪畫技巧,同時不斷探索新的表現形式和主題。
這個轉變的過程並不順利,他的作品不再受到之前那些追捧者的喜愛,甚至遭到了一些同行的嘲笑和質疑。但張華堅信自已所追求的藝術之道,他堅信那些嘲笑只是因為他們沒有真正理解。
經過多年的堅持和努力,張華的作品逐漸形成了獨特的風格,融合了傳統與現代的元素,充滿了深刻的內涵和情感。他的畫作開始在一些重要的藝術展覽中嶄露頭角,受到了業內專家的高度評價和收藏者的青睞。
張華終於明白,在現代藝術的道路上,只有堅守內心的追求,勇於突破常規,才能創作出真正有價值的作品,才能領悟藝術之道的真諦。
帛書版《道德經》第四十一章現代社會分析:
帛書版《道德經》第四十一章在現代社會依然具有深刻的啟示意義。
“上士聞道,勤能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為道。” 在現代社會,我們也能看到這三種對待真理和智慧的態度。
比如在創業領域,那些真正的“上士”創業者,當他們瞭解到創新的商業模式或前沿的市場趨勢時,會毫不猶豫地投入實踐,全力以赴去執行。像馬雲創立阿里巴巴,他聽聞了網際網路商業的潛力,便堅定地踐行,克服重重困難,最終取得巨大成功。
而有些“中士”創業者,可能在聽到新的理念時,會覺得有道理,但在執行過程中遇到一點挫折就開始懷疑和動搖,不能始終如一地堅持。
至於那些“下士”創業者,當聽到一些需要長期投入、注重社會責任的商業模式時,可能會嘲笑其不切實際,只追求短期的利益。
“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費,進道如退,夷道如類。” 在現代的學術研究中,常常能體現這一點。一些科學家為了探索未知的領域,可能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甚至在旁人看來是在做一些無用功,但他們自已明白這是追求真理的必要過程,是“明道如費”。
在企業發展中,有時候為了長遠的戰略目標,可能會暫時放棄一些眼前的利益,看似是後退,實則是為了更好地前進,這便是“進道如退”。
比如華為在早期,投入大量資金進行自主研發,短期內可能影響了利潤,但卻為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夷道如類”,就像一些公益組織為了推動社會公平和環境保護,採取的一些行動可能不被大眾理解,被誤認為是特立獨行,但他們堅持走在自已認為正確的道路上。
“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廣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質真如渝。” 在現代社會的人際交往中,那些擁有高尚品德的人,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