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 (第3/8頁)
道德經帛書版翻頁影片 二哥的夢想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要消失;河谷不停地充盈,恐怕要乾涸;萬物不停地生長,恐怕要滅絕;侯王不停地處於尊貴的高位,恐怕要跌倒。
所以,尊貴要以卑賤為根本,高大要以低下為基礎。因此,侯王自稱“孤”、“寡”、“不穀”。這難道是以卑賤為根本嗎?不是的。所以追求過多的榮譽反而沒有榮譽。因此,不要想做華麗的美玉,寧可做質樸的石頭。
事例與故事講解:
在商業世界中,曾經的手機巨頭諾基亞,在功能機時代,它憑藉著先進的技術和市場策略,得到了屬於自已的“一”,成為行業的領導者,公司業績蒸蒸日上。然而,隨著智慧手機時代的來臨,諾基亞沒有及時順應時代潮流,把握新的“道”,未能在技術創新和使用者需求上做出及時調整,依舊沉迷於過去的成功模式。結果,諾基亞逐漸失去了市場份額,公司業績大幅下滑,曾經的輝煌不再,就像“天毋已清將恐裂,地毋已寧將恐廢”。
相反,騰訊公司在發展過程中,始終保持對市場趨勢和使用者需求的敏銳洞察,不斷調整戰略和產品。從最初的 QQ 通訊軟體,到後來的微信,再到各種多元化的業務拓展,騰訊能夠順應網際網路發展的“道”,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中立足,持續發展壯大。
古代的帝王中,唐太宗李世民深知“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的道理。他虛心納諫,重用魏徵等賢臣,關心百姓疾苦,輕徭薄賦,推行均田制等利民政策。他不以帝王之尊高高在上,而是把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以民為本,從而開創了“貞觀之治”,使唐朝走向繁榮昌盛,自已也成為了一代明君,流芳百世。
而隋煬帝楊廣,在位期間窮奢極欲,濫用民力,開鑿大運河、三徵高句麗等,不顧百姓死活,只為滿足自已的私慾和追求尊貴的地位。他背離了“道”,沒有以百姓為根本,最終導致民不聊生,各地起義不斷,隋朝也因此迅速滅亡,他本人也落得個悲慘的下場。
這些例子都充分說明了,無論是自然界、社會還是個人、企業、國家,只有把握“道”,遵循事物發展的規律,以“一”為本,才能實現長久的發展和穩定;而如果違背了“道”,追求表面的虛榮和權力,忽視根本,必然會走向衰敗和滅亡。
帛書版《道德經》第三十九章白話文:
過去那些得到“一”(這裡的“一”可理解為“道”的精髓、根本)的,天得到“道”就會變得清明;地得到“道”就會安寧;神得到“道”就會靈驗;山谷得到“道”就會充盈;萬物得到“道”就能生長;侯王得到“道”就能成為天下的首領,使天下安定。
推究起來,如果天不能保持清明,恐怕就會崩裂;如果地不能保持安寧,恐怕就會荒廢;如果神不能保持靈驗,恐怕就會失去神通;如果山谷不能保持充盈,恐怕就會枯竭;如果萬物不能生長,恐怕就會滅絕;如果侯王不能保持尊貴高位,恐怕就會垮臺。
所以,尊貴是以低賤為根本,高大是以低下為基礎。因此,侯王自稱“孤”、“寡”、“不穀”。這是把低賤當作根本嗎?其實不然。追求過多的榮譽,最後反而會失去榮譽。所以,不要追求像美玉般華麗,而寧願像石頭般質樸。
下面我們結合一些例子和故事來進一步理解:
在商業領域中,蘋果公司早期憑藉著對創新和使用者體驗的極致追求,得到了屬於自已的“道”。他們專注於產品的研發與設計,推出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 iPhone 手機,一舉改變了整個手機行業的格局,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全球最具價值的公司之一。然而,如果蘋果公司在後續的發展中,不能持續堅持創新,不能保持對產品品質的嚴格要求和對使用者需求的深刻洞察(即失去了“道”),那麼它很可能會像曾經的手機巨頭諾基亞一樣,逐漸失去市場份額和優勢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