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 章 炊者不立,自視者不章 (第2/6頁)
道德經帛書版翻頁影片 二哥的夢想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等不良心態,以平和、謙遜、務實的態度面對生活和工作,這樣才能不斷成長,走向成功。
帛書版《道德經》第二十四章譯文:
帛書版《道德經》第二十四章的譯文為:“踮起腳跟站立的人,難以久立;自我顯擺的人,反而不能顯揚;自我顯露的人,反而不能明察;自我誇耀的人,反而沒有功勞;自高自大的人,反而不能長久。從道的角度來看,這些行為就像剩飯贅瘤,眾人都厭惡它,所以有道之人不會這樣做。”
讓我們透過一些例子和故事來更深入地理解這一章的含義。
“踮起腳跟站立的人,難以久立”,這就好比一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過於追求短期的高速增長,採取激進的擴張策略,而忽視了自身的根基和核心競爭力的培育。例如,曾經風光無限的共享單車企業,為了迅速佔領市場,大量投放車輛,卻沒有建立有效的管理和盈利模式,最終很多都難以為繼。
“自我顯擺的人,反而不能顯揚”。在歷史上,楊修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楊修才華出眾,但他總是在曹操面前賣弄聰明,最終引來殺身之禍。他的自我顯擺不僅沒有讓他獲得更高的聲譽,反而給自己帶來了災難。
“自我顯露的人,反而不能明察”。就像三國時期的馬謖,他主動請纓守街亭,並在諸葛亮面前誇下海口,表現出對自己軍事才能的過度自信。然而,他卻不能明察戰場形勢,剛愎自用,導致街亭失守。
“自我誇耀的人,反而沒有功勞”。比如在一個團隊中,某個成員總是強調自己的貢獻,而忽視了團隊其他成員的努力,這樣的人往往會引起團隊內部的不和諧,最終也難以得到真正的認可和功勞。
“自高自大的人,反而不能長久”。西楚霸王項羽,勇猛無敵,但他剛愎自用,聽不進謀士的建議,最終在楚漢相爭中敗北。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常常能看到這樣的現象。比如,有些學生在考試中取得一點好成績就驕傲自滿,不再努力學習,結果成績很快下滑;有些人在職場上稍有成就就目中無人,最終失去了同事和上司的支援。
總之,帛書版《道德經》第二十四章告誡我們,要摒棄那些自高、自誇、自顯的行為,保持謙遜、踏實和清醒的頭腦,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穩、更遠。
帛書版《道德經》第二十四章白話文:
帛書版《道德經》第二十四章的白話文意思是:踮起腳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穩;自我顯擺的,反而難以顯揚;自我顯露的,反而不能明察;自我誇耀的,反而沒有功勞;自高自大的,反而不能長久。從道的層面來看,這些行為就如同剩飯贅瘤,是令人厭惡的,所以有道的人是不會這樣做的。
為了更好地理解這一章的內涵,讓我們來看一些事例和故事情節。
在三國時期,有一個名叫馬謖的將領。他熟讀兵書,常常在眾人面前自我顯露,認為自己智謀過人。在街亭之戰中,馬謖不顧副將王平的勸阻,執意要將軍隊駐紮在山上,自認為這樣可以居高臨下,大破敵軍。然而,他這種自負的行為導致了蜀軍的大敗。這正是“自見者不明”的體現,馬謖過度自信,不能客觀地分析戰場形勢,最終釀成了大禍。
再比如,在現代商業領域,有一些創業者在取得初步成功後,便開始自我誇耀,到處宣揚自己的成就,而不再專注於企業的持續發展和創新。結果,市場環境一旦變化,他們的企業由於缺乏核心競爭力,很快就陷入了困境。這便是“自伐者無功”的寫照,一味地吹噓自己的功勞,而忘記了繼續努力和進取。
還有一個故事,說的是一位年輕的畫家,他初出茅廬時便憑藉一幅作品獲得了一些獎項,從此便自我顯擺,覺得自己已經是大師級的人物。他不再虛心學習,也不願意接受他人的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