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傑祝峰兩個人前一天晚上散了之後應該是做了不少準備工作,這會兒祝峰這邊多了祝餘他們三個人,也沒有任何措手不及的反應,只是叫下人又去拿了幾床毛氈毯子之類的東西放在車上。

“日出嶺那邊要比都城這頭冷,二妹畢竟是女子,夜裡住在帳子裡還是要暖和一些才是。”祝峰見祝餘看著自己新增了那些東西,在一旁解釋了一句。

“二哥考慮得真周全。”祝餘感激地對他笑了笑,伸手指了指後頭的幾輛空馬車,“那些空馬車是做什麼的?”

“日出嶺那邊是朔地一直以來最是乾旱缺水的地方,那邊的百姓本就經常要面臨顆粒無收的處境,若是到了那邊才開始籌措糧食,畢竟是為了修渠,朔王的人馬出面徵糧,當地百姓也不敢不從,但是那樣一來無疑增加了他們的負擔。”

祝峰指了指那幾輛空馬車:“我提前帶幾輛空車,沿途一邊走一邊陸陸續續的買糧回來,這樣每一處地界買的量都不會特別大,對當地百姓的生活也沒有太大的影響,咱們也一樣能夠籌夠需要的糧食。”

祝餘瞭然地點了點頭,偷偷打量了祝峰一番。

過去她只知道自己這個二哥與大哥雖然年紀相差無幾,模樣生得也都和祝成很像,但是性子卻截然不同。

長兄張揚強勢,平時頗有些說一不二的霸氣,做事也特別喜歡擺出一副雷厲風行的姿態,過去聽說在先生面前也是格外高調,不管做什麼都很容易吸引別人的注意。

而二哥祝峰則要溫吞很多,心思比較細膩,但並不喜歡都掛在嘴上,大部分時候都是默默做事,如果不是父親祝成偶然問起某些事情或者某個文章是誰的手筆,他很少主動出頭。

祝餘以前只知祝峰是個穩妥周全的人,卻沒有想到他考慮事情竟然這麼面面俱到,並且把沿途每一處朔國百姓的生活是否受到影響都納入了自己的考量之內。

這個品質倒是過去從來沒有機會發現的。

很快需要準備的東西便都準備停當,一行人也終於在祝傑離開了半個多時辰後啟程,踏上了前往日出嶺的路。

一路上他們除了停下來休息和採買糧食,其餘時間都是一路急行,很多時候為了趕路錯過了附近的縣城,便在驛站或者乾脆荒郊野外臨時搭帳子住上一夜。

越往日出嶺方向走,早晚的寒意就越重,遇到需要夜宿在外頭的時候,祝峰會叫人找些木柴過來生起一堆火,一方面用火光嚇跑附近的野獸,一方面也為了取暖和烘烤食物。

剛出發的時候,祝峰面對陸卿還或多或少有些拘謹。

這也不怪他,誰讓這位妹夫過去聽說的名聲,與他本人竟然反差如此之大呢。

他本以為自己這個庶妹是被賜婚給了一個紈絝,油頭粉面,油嘴滑舌,油腔滑調,結果真見著陸卿才發現,這人渾身從頭到腳都散發著一股凜然傲氣,那是一種渾然天成的感覺,不是他大哥祝傑那種硬撐出來的“霸氣”能相提並論的。

隨著行路過程中逐漸打交道的次數多了,祝峰慢慢發現陸卿這個人別看初見那天態度倨傲,私下裡倒是並沒有什麼架子,對自己這庶妹也是關心有加,對自己態度也很和氣。

於是在歇腳的時候,兩個人也逐漸熟悉起來,祝峰便慢慢在陸卿面前鬆弛下來。

他們走了三四日,終於來到了日出嶺一帶。

到達那裡之後,祝峰一邊安排手下的人安營紮寨,一邊派人去召集挖渠的工匠。

和黑石山一帶的百姓一樣,日出嶺這邊的朔國百姓聽說朔王責成二公子前來著手修建水渠,用不了多少時日,充足的水源便能夠由錦國地界引入朔國,他們能夠在最需要的時候不再頭疼沒水灌溉田地的事,頓時都樂開了花,紛紛踴躍參與進來。

當地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