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幹勁兒十足,有很多人在最初召集人手的時候並沒有被選中,但之後也自己跑去幫忙,不要工錢不說,甚至連飯都不用祝峰他們管,自己懷裡揣著一張大餅就衝了過來。
雖然說開始挖渠的地方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可以說是相當偏僻,附近方圓幾里地之內一個人家都找不到,但主動跑來參加的人還是一天比一天多。
修渠現場熱火朝天,陸卿和祝餘也會從旁幫一些忙,一邊幫忙一邊留意著這邊的情況。
和黑石山那一帶不同,日出嶺這一帶看起來並不缺少青壯年的男丁,但是他們也發現了另外一件事,那就是這一帶的百姓跑來幹活兒的,似乎沒有人拿得出太趁手的工具,因此人雖然來了不少,但是施工進展卻十分緩慢。
祝峰也很快就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從地上撿起了一塊斷掉的鋤頭,拿在手裡掂了掂,把斷面拿到自己面前,仔仔細細端詳了一會兒,眉頭越皺越緊。
祝餘來到他跟前,看了看他手裡的那個斷掉的鋤頭刃的部分:“這……為何這把鋤頭竟然這般粗糙不耐用?
二哥,我瞧在這裡好像沒有一個人手裡拿著好用的農具,打造得都很粗糙……”祝餘有些擔心地問祝峰,“是不是朔國的鐵礦出了什麼問題?
難道說鐵礦已經被開採殆盡,朔國已經沒有鐵礦石可以用了嗎?”
“不是,咱們朔國別說鐵礦,就算是烏鐵的儲量也足夠幾代人開採了,沒有你說那樣的事。
更何況,上個月的時候,我外祖父那邊,龐家人還剛剛按時交了一批朝廷要的兵器,數目很大,但是不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全都是按照上頭的要求一絲不差,沒有任何問題啊,一切正常。”祝峰立刻否定了祝餘的猜測,但他臉上的表情也充滿了疑惑,“只是……我從未見過如此拙劣的鍛造手法!
朔國大部分人世世代代都是靠著採礦和冶煉過活的,就算是尋常縣城裡面的鐵匠,也遠比別處的鐵匠打鐵技術要更好得多。
我從小到大隨父親四處行走,在各處都沒見過這麼不入眼的鐵器。”
正說著,忽然聽見旁邊一聲異響,幾個人循聲看去,見一箇中年男人手中的鐵鎬也斷了,他手裡握著斷了頭的鎬子,正在唉聲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