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以為日出日落都光照著殖民大地嗎?如今無論海權還是路權,他們也只能跳跳梁、演演戲。
他們很來氣,他們也只能來氣。
“我不知道大家為什麼聊起來勤勞與固執,沒記錯的話這是關乎港區的運營問題,不是人格分析.”
話到這裡,胡殊同毫不猶豫點了關閉,螢幕立時空空如也,而後他掃視著眼前的人們,“我本以為,聽人講完是最起碼的禮節.”
霎時間,場面再度陷入靜默,緊接著尷尬了起來。
那些在剛剛表露不太明顯的人,此時正襟端坐,立時顯得更體面起來。
“聽上去這位先生非常瞭解中亞.”
“當然.”
“那我可否問幾個問題?”
這已經超出了正常的提案流程,但是他先行發難直至此境,胡殊同剛剛的話短而精悍,再加上突然關閉的舉動,隱約間已經籠住了場間風頭。
所以這招不得不接,心底裡他還是自信的,技術上沒幾把刷子,斷然來不到今天這個檯面,“當然可以.”
“土壤是這裡最棘手的問題,具體區域的土壤製圖是首要工作,可有大概的資源測算?”
他明明做了很多準備,可換來的卻是一怔。
“那麼鹽鹼化與荒漠化的處理技術呢?”
看得出來他在思索,然而還是不語。
但突然間他抬起頭來,目光還是從前的敵意,他找到了漏洞,這是故意刁難。
“你說的這些,和冷鏈有什麼關係?”
“沒有這些,你讓冷鏈跑什麼?”
陡然間,似是一個隨口的反問,卻讓現場的其他人有些坐不住了,因為這個問題是他們長久以來最深刻的命題。
高熱環境的原因,讓這片地域極有特殊性,所謂改變,做足這裡才是最大的改變!
就在這時,胡殊同的旁邊浮現出全新的畫面,但他不再講解。
人們打眼一望便目光難斜,這不是新鮮的話題,而是多年以來都在尋求的解法,令人驚異的地方在於,它從未像此刻這般直觀。
冷鏈模擬平臺的很多東西人們都不懂,那些顯得高高在上,可此時此刻所展露的,讓人覺得分外接地氣。
也不禁讓人聯想,這前前後後本有貫穿,只是被某些意外中斷了。
這些當然不是憑空得來,此時的展示可以說是同興塔圖城的加強版,當年為了拿下種植基地,同興承諾在塔圖城做技術園,眼下的很多內容正是從那裡挪移過來,並套上新的地域符號。
種植業、畜牧業,精細化、規模化,沒有產品的豐盈與強勢,任何技術都是妄談。
港的運營為了什麼?四海大通那是喊出去的東西,走出當下、走好當下才是真義。
眼見此景,人們不得不思量,到底誰才是那個最瞭解這片土地的人。
有的人看天、有的人看地,有的人頭懸三尺而望、有的人腳下生根而行。
胡殊同目光颯颯,看向那個思慮還停在定製開發軟體的人。
“這些算不算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