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5章 鐵甲空圍千仞壘,青禾暗度九重關 (第3/5頁)
詭三國是自己當主公嗎 馬月猴年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尤其是在現在火藥潮溼的問題。
鞏縣這裡的深壕溝,高城牆,深刻的展現出了大漢山東地區,甚至是千年封建王朝對抗戰爭侵略的手段——修龜殼。
龜殼的始祖,就是長城。
嬴政是第一個吃螃蟹的,那是強者。
萬里長城,華夏一統,長城之內皆為秦國城邦!
世界第一的萬里城邦!他孃的多提振華夏士氣?
這是多麼豪邁的戰略思想?
然後呢……
被一群喜歡窩裡橫的六國鍵盤俠給壞了。
如果這群六國鍵盤俠能有什麼新想法,新思路,那倒也罷了,結果呢?漢隨秦規,結果還沒能搞好!
秦國,那是歷朝歷代都在向外擴張,向外征服,利用一切手段,征服敵國。
漢代,董仲舒一出,想要騙過敵人,就要先騙自己人,大家快來拜天子啊……
斐潛嘖了一聲,搖了搖頭。
所以擺在斐潛面前的,擋住了驃騎軍東進的,基本上可以看成是從秦朝到漢代,華夏自成體系的『農耕民族』的『防禦理論』。
可是真正要研究起來,華夏的這個『農耕民族』,是在什麼時候才開始的呢?秦朝明明是『耕戰』好吧?那麼又是誰偷偷摸摸的將『耕戰』,改變成為了『農耕』?動輒就是華夏農耕傳家,熱愛和平,溫順謙恭,很講道理……
都是狗屁!
斐潛嗤之以鼻。
炎黃找蚩尤講道理,那是帶著弓箭去的,『講』得只會近戰掄斧頭的蚩尤部落四分五裂……
夏商從部落到王朝,那是帶著馴養的牛馬,帶著輪子技術去的,其他的部落願意跪下來高舉雙手聽『講』的,那才好好講一講……
道理,不是經書,而是科技!
格物致道,天地之理!不是什麼狗屁文章,忠孝仁義!
就像是現在,斐潛要給大漢山東講一講的『道理』一樣!新技術,新戰術,新思想,新思路!
很顯然,大漢山東的這些,捂著耳朵,縮在『龜殼』裡面不想聽。
有趣的是,曹軍也同樣知道斐潛帶來的這些『新』東西的厲害,也明白火炮火藥的威力,可是依舊用這種深壕溝高城牆的模式來進行防禦,或者叫做消耗。
於是乎,現在擺在斐潛面前的問題,就是南北兩線都打出了一些成效,但是不管是大河以北的溫縣地區,還是汝南一帶的荊襄線,實際上對於出河洛進軍山東來說,都是屬於迂迴作戰,都不利於斐潛大決戰的前提條件。
但是直面鞏縣和汜水關的曹軍縱深陣地工事,強攻又顯然是不划算的……
那麼應該如何才能利用當下的局勢,達成所需要的決戰前提條件呢?斐潛的手指在地圖上游移,最終重重地點在了『鞏縣』與『汜水關』之間那片被壕溝與壁壘標註得密密麻麻的區域。
濃厚的墨色似乎在浸染著斐潛的指尖。
斐潛甚至能夠感受到在這華夏傳統防禦工事之下,那些夯土城牆的冰冷與厚重。
『龜殼啊……』
斐潛低語著。
指尖在地圖上沙沙的滑動。
這綿延的縱深工事,確實是曹孟德和他的幕僚們,在深刻領教了火藥的威力後,所能祭出的最頑強、也最笨拙的抵抗。它像一道巨大的傷疤,橫亙在河洛通向中原腹地的咽喉上,散發著陳舊、頑固又令人煩躁的氣息。
當然,對於大漢山東中原的人來說,肯定不會喜歡『龜殼』這樣的稱呼,而是會將其美化成為『盾牌』,或是『抵禦』,亦或是什麼其他的詞語,但是意思其實沒什麼區別……
華夏需要矛,也需要盾!
光強調矛,自然是不妥,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