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妃楊柳一般的身姿,輕起櫻唇脆聲道:“本宮倒是早早的就聽到了風聲,這屆秀女家世過硬、風姿出眾的便有許多,皇后娘娘可得仔細看看,選幾位德才兼備的妹妹進宮才好。”

皇后笑容的弧度都不曾變過,抬起手臂揉了揉太陽穴,輕聲開口道:“本宮最近的身子一直不好,宮中雜事都快處理不來了,何況選秀這樣三年一度的盛事。這屆秀女的人數格外多些,本宮也恐怕□□乏術。本宮也請示過皇上太后了,這次正要挑選幾位姐妹同本宮一起相看秀女才是。”

皇后這話一出,底下坐著的妃嬪眼睛都亮了。

淑妃眼角也帶著幾分滿意,柔聲道:“這樣的活兒臣妾等可不敢接,皇后娘娘這可是在為難我等呢。”

皇后看著淑妃明明高興卻假意推辭的樣子,心中有些膈應,但是淑妃作為位分最高的嬪妃,這件事的確是繞不開她的。

“這具體的人選還需皇上和太后一同商量商量,過幾天再通知大家。何況,爾等也知道,選秀之前,定是要有一次封賞的,到底是能得了晉位還是封號或者賞賜,端看這些年的功勞苦勞罷了。”

皇后這話讓各位嬪妃的心思都活動了起來,選秀之前給宮中的老人封賞是常理,但是封賞的多少便有的說道了,看來,最近得好好表現,俗話說得好,臨陣磨槍,不快也光啊。

慈寧宮。

皇帝和太后正巧也再談論同樣的問題。

太后語重心長的道:“三年一度的選秀就快到了,到時候宮中又要熱鬧一陣了,哀家老了,就喜歡喧鬧些。”

皇帝陪著笑臉道:“母后也多看著些,喜歡哪個不論是賜婚還是收進宮來都是好的。”

太后露出喜悅的笑容,心下自有思量,皇帝並不是不知道,母慈子孝,其實倒不必計較那許多。

太后語氣和緩了許多,笑著道:“後宮也該封賞一次了,三年來,沒有動過位子,的確不像話了些。”

皇帝沉聲道:“倒不是不想動動位子,只是想動位分的人,位分都已足夠高了。”

太后看著皇帝的樣子,便知道皇帝指的是誰,便笑道:“這次便隨皇上的心意來吧。”

皇帝笑了笑道:“皇后之下,首當淑妃。淑妃三年生二女,也算是有功,但是若是想晉位貴妃,資歷還是輕了些,公主不比皇子,位列貴妃而無子,徒留人口柄罷了。朕便想著,不如賜個封號,以示榮寵。”

太后認同的點點頭道:“哀家也喜歡淑妃這個孩子,但是無子畢竟是硬傷,皇上此番考慮的確有理,封號可選好了?”

皇帝回道:“朕圈了幾個字,珍、沁、湘、文,母后看看哪個好?”

太后端詳了一下,然後緩聲道:“這幾個字的寓意自然都是極好的,只是這珍指珠玉等寶物,淑妃纖瘦,姿態風流,與珠玉卻不太相連;這湘字如水,本意極好,只是古有湘妃,命途多舛,卻不太合適了;若說文字,有祈妃在,誰敢在世家面前稱文?所以哀家覺得沁字極好,與湘類似,如水,正適合淑妃。”

皇帝點頭應道:“那便尊母后之意。”

太后滿意的點點頭,兒子能詢問自己的意見,並且能夠聽進自己的話,已經是孝順的表現了,哪裡會不開心呢?

太后接著道:“淑妃之下便是祈妃,祈妃入宮三年,雖資歷不能比,但是有功有子,定是要晉位的,哀家瞭解皇兒,你心裡啊,定是與哀家想的一樣。”

皇帝笑了:“母后最懂兒子的心,兒子也覺得極為虧欠於她,這次封賞六宮,所有人都能不動,只有祈妃不行。”

太后對皇帝如此明顯的表達出對祈妃的寵愛並未有所不滿,笑容依舊慈祥,點點頭道:“很是,祈妃入宮以來,事事與人為善,從未與別人紅過臉、拌過嘴,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