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一路溜達到菜市,清早的菜市很是熱鬧,地上各種攤位很多,有賣菜的、賣雞的,雞蛋鴨蛋的、賣魚的……應有盡有。

姜瑤在一個賣乾貨的攤子上買了五斤幹香菇、兩斤幹木耳、兩斤幹海帶,幹木耳一斤二十五文,幹海帶一斤三十文。花了二百一十文。

香菇曬乾時,會轉出大量的鳥苷酸鹽,其鮮味程度是味精的幾十倍,她打算把幹香菇磨成粉,當味精使用,做成調料粉。

在賣菜的攤子又買了五斤豆角、一顆南瓜有六斤重,一斤枸杞菜。南瓜和枸杞菜都是一斤二文,花了三十四文。

又在賣雞蛋的攤子買了五十顆雞蛋,花了一百文。可惜這個朝代沒有豆腐乾、豆皮,不然還可以滷豆乾、豆皮。

姐妹倆提著東西繼續往前走。

“咦,這個是蓮藕。”

姜瑤在一個老農的攤位上驚喜的看到蓮藕。

老農笑呵呵的說:“對啊,小娘子,這可是春藕,剛挖出來的。”

老農住在城外山下的村莊,自家有個水塘,一年可以挖兩次藕。

“老人家,這藕怎麼賣?”

“六文錢一斤,我這個藕長得好,一節都快有一斤了。”

蓮藕的價格比其他蔬菜貴,在富商貴族圈可是很暢銷的,根本不愁賣。

姜瑤看了筐裡的蓮藕,很新鮮都是兩節或三節連在一起,也沒有黑點斑點。她挑了十節

有十三斤了,花了七十八文。

買了藕,兩姐妹又繼續溜達去了銅鐵匠鋪,買了一把專門切滷肉的刀和一個鐵鍋,花了二百文。

路過豬肉鋪,豬肉佬認出了姜瑤,朝她叫賣:“喲,小娘子來了,今日還買不買豬大腸啊。”

姜瑤笑著說:“當然要買了,叔,今日給我兩副大腸、小腸,豬肝也來一塊,瘦肉兩斤、五花肉三來斤,再來兩根筒骨,先給我留著,我一會背個竹筐過來拿。”

夜宵攤子試營業,先準備三十斤的滷大腸就好了。

豬肉佬好奇,說:“行,只是你們買這麼多大腸做什麼?”

“做成滷肥腸,晚間會在夜市賣,叔,你要想吃就去攤子上買,滷肥腸下酒配飯味道都很好。”

豬肉佬一臉奇怪地看著姜瑤,他為什麼會想吃這個。

姜瑤看出他的疑惑遞給他一個餡餅:“這是我們攤子上賣的早食,車輪餅,我這還有一個送你嚐嚐,我們還賣魚丸湯,嫩得像豆腐的魚丸,味道絕對好。”

早食還沒過,姜家的攤子上的吃食都賣完了。姜瑤和姜研兩姐妹還沒回來,夫妻倆也不在意,動作麻利地收拾攤位。

等姜瑤姜研提著大包小包回來時,攤車都收拾好了,夫妻倆接過倆姐妹手中提的東西,心疼的看著她們被勒紅的手心,說到:“以後買這些東西就讓阿爹阿孃去買,你看你們的手,快勒出血了。”

姜瑤擺擺手,示意沒事。以後家裡有了驢車,購買食材就會方便很多。

回到家,姜阿爹和姜阿爺就收拾東西出門了,他們要先去買驢車,然後直接去江邊捕魚。

姜瑤揹著竹筐又出了門,她去豬肉攤把豬大腸、小腸、豬肉、豬肝和豬筒骨揹回來,回來時看到巷子口的雜貨鋪有賣蒸籠,便過去買了一籠屜、一個籠蓋和一張屜布。

一進巷子就看到幾個坐在巷子裡曬太陽、聊天的老太太,他們看到姜瑤這張生面孔也好奇打量著。

“小娘子是昨日剛搬過來的嗎?”

“你家是賣早食的,我剛才看到你們推著擺攤車走過。”

……

面對這群熱情又自來熟的老太太,姜瑤大方地跟她們寒暄:“是啊,各位大娘,我們是昨日搬過,家裡是擺攤賣吃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