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過後,雨水充沛,這場雨下了一夜,早上起來仍沒有停。

不能出門擺攤,姜阿孃和姜阿爹便待在廚房裡練習做菜,他們夫妻倆昨晚偷偷商量了,不能讓瑤瑤一整天都待在廚房裡做飯燒菜。

所以,他們夫妻倆一定要把廚藝練出來,廚房就由他們倆頂著,瑤瑤可以在外招呼食客,記賬收錢。

其實很多肉菜像東坡肉、紅燒肉、紅燒獅子頭、薑母鴨、梅菜扣肉這些他們做過的,這些不是快手菜,這些菜備完,再燉燜上,食客點的時候盛出來,做這些菜他們反而會輕鬆一點。

現在她們要練的則是快手菜,像熬糖醋汁、炸鯉魚、麻婆豆腐、回鍋肉、蒜蓉魚片、沸騰魚、清炒青菜、乾煸豆角等等。

這些他們做過得菜,之後也會在食肆上賣,他們夫妻現在就是要把幾樣快手菜練好了。

節假結束,今日學生們、官員們都要上學、上值。午食外定有十五份,下雨天,很多人都不想生火做飯,巷子裡三戶人家也定了三份飯食。

下著雨,院子裡殺雞、鴨、魚不方便,姜瑤便讓姜阿爹都買了排骨和豬肉回來。

幾樣肉菜都吃過幾次了,再好吃也會吃膩,姜瑤打算新出一道醬排骨和一道粉蒸肉。

素菜就來一份三色時蔬—荷塘小炒,就是藕片、木耳、紅蘿蔔過水後一起翻炒。

早上時間充足,而且這兩道肉菜備菜比較快,姜瑤就沒有打擾兩位夫妻幫廚的練菜,便自己來,哦,對了,還有姜阿爺和姜阿奶,老兩口閒不下來。

姜瑤讓他們一人幫忙把排骨斬成段,泡上清水,去去血水。

一個幫忙舀一斤大米、一斤糯米洗淨晾乾,一會她要炒五香粉。

她自己則是準備燒醬排骨的香料包,用乾淨的棉紗把八角、桂皮、草果、陳皮、桂皮和香葉包成一包再用棉線紮緊。

排骨泡去血水了,冷水下鍋加入薑片、蔥段和黃酒,水燒沸焯水,撈出用溫水沖洗乾淨。

灶上架上大陶鍋,蔥姜、食茱萸炒香後,加入排骨煎炒。

當排骨的顏色從白變得金黃時,放入香料包。

舀入清水淹沒排骨塊,接著加調料白糖、醬油、黃酒和鹽。

大火燒沸,小火燜煮半個時辰。

醬排骨燜煮上了,就等時辰到了加入她自己做的甜麵醬後再收汁了。

大米和糯米也晾乾了,便可以炒五香粉,五香粉做粉蒸肉時要用到。

爐子上架上鐵鍋,鍋燒熱了,倒入晾乾的混合米,燒小火,慢慢炒,米變成黃色時,加入八角、桂皮、丁香繼續煸炒,香味撲鼻時起鍋。

接著把炒好的米,用擀麵杖攆滾成魚籽大小的粉粒就行了。

-

姜家這邊幾人正悠閒備著菜時,巡街的衙役李博披著蓑衣戴著雨笠,和同事蹲在熙輝樓門口,時間還早,又加上下雨,街上沒什麼人,熙輝樓也還沒開門。

端午節過了,他們的巡街就放鬆了很多,不用像之前那樣處處盯著。

李博早上上值時就帶了食盒過來,他在這邊數著時間,打算等大佬們的馬車一走,他就過去買。

和他一樣惦記著姜家午食的,還有唐家的唐毅、唐安父子,昨日端午節姜家早上、中午都沒有賣吃食,昨晚上燒烤攤上排隊買的人不少,他們只買了一點烤串。

早上下雨她們又沒有出攤,吃過姜家的飯食後,再吃自己煮的飯或者其他家食肆的飯食,明明以前覺得味道還好,現在卻覺得不夠對味。

另一邊,長松街,宋恂早上早早吃了早食就約上楊煥去了吏部,他們要去問一下哪裡有缺的,選他要補什麼地方的官。

兩人一到吏部,外牆上貼著榜單,雖然已經知道自己通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