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知其白,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
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智不割。
【譯文】
深知什麼是雄強,卻安守雌柔的地位,甘願做天下的溪澗。甘願做天下的溪澗,永恆的德性就不會離失,回覆到嬰兒般單純質樸的狀態。
深知什麼是明亮,卻安於闇昧的地位,甘願做天下的模式。甘願做天下的模式,永恆的德性就不會出差錯,回覆到不可窮極的真理狀態。
深知什麼是榮耀,卻安守卑辱的地位,甘願做天下的川穀。甘願做天下的川穀,永恆的德性才得以充足,回覆到自然本初的純真質樸狀態。
當這種質樸的狀態被打破,就會衍生出具體的器物。聖人利用這些器物,就成為了管理者。所以,完備的智慧不會把事物割裂開來。
【故事】
在古老的華夏大地,有一個名叫清平鎮的地方,鎮裡有兩位年輕人,一位叫蕭雄,一位叫林雌。蕭雄生得高大健壯,才思敏捷,自小就展現出非凡的領導才能,無論做什麼事都衝在前面,渴望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盡顯 “雄” 之風範。而林雌則身形略顯單薄,性格溫和謙遜,總是默默跟在大家身後,做著那些不引人注意卻又不可或缺的瑣碎之事,仿若 “雌” 之姿態。
有一年,清平鎮遭遇了罕見的旱災,莊稼顆粒無收,水源也幾近乾涸,百姓們陷入了巨大的困境之中。蕭雄看到這般景象,心急如焚,立刻挺身而出,憑藉著自已的果敢和智慧,組織起青壯年們四處尋找新的水源,同時安排人手對僅存的糧食進行合理分配。在他的帶領下,大家齊心協力,雖然過程艱辛,但總算暫時穩住了局面。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問題接踵而至。由於蕭雄太過強勢,在決策時常常聽不進他人的意見,一些原本可行的建議被他忽視,導致救援行動多次受阻。而且,長時間的勞累和壓力讓他變得愈發急躁,與眾人之間的矛盾也逐漸顯現出來。
這時,一直默默無聲的林雌站了出來。他沒有直接反駁蕭雄,而是輕聲說道:“蕭兄,您的勇猛和擔當大家都看在眼裡,可如今這情況錯綜複雜,咱們不妨放緩腳步,多聽聽大夥的想法。就像那涓涓細流匯聚成溪,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或許能找到更好的解決之道。” 蕭雄聽後,心中雖有些不快,但看到林雌真誠的眼神,還是決定靜下心來。
林雌開始耐心地與每一個人交流,收集大家的意見和建議,將那些被忽視的細微線索重新整理。他組織婦女和老人照顧傷病員,安撫大家的情緒,讓後方得以穩定。在尋找水源的路上,他憑藉著平日裡對周邊環境的細心觀察,發現了一處隱蔽的山泉水眼。眾人沿著他指引的方向挖掘,清澈的泉水汩汩湧出,為清平鎮帶來了生機。
經此一事,蕭雄深受觸動,他意識到之前自已一味地展現 “雄”,卻差點丟了 “常德”。而林雌看似柔弱,卻以 “雌” 的包容與謙遜,匯聚眾人之力,讓事情重回正軌。此後,蕭雄開始改變自已,學習林雌的沉穩,懂得在適當的時候退一步,傾聽他人。
又過了幾年,清平鎮在兩人的共同努力下繁榮昌盛起來。蕭雄因為之前的領導經驗和如今的沉穩謙遜,被推舉為鎮長。而林雌則甘願在背後,為蕭雄出謀劃策,輔助他管理小鎮。
在面對外界的讚譽和榮耀時,蕭雄沒有居功自傲,他牢記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 的道理,將功勞歸於全鎮百姓。他明白,自已如今的地位不過是眾人拾柴火焰高的結果,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