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之厚。
蓋聞善攝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用其爪,兵無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譯文】
人從出生到死亡。長壽的人,佔十分之三;短命夭折的人,佔十分之三;人本來可以活得長久,卻自已走向死亡之地,也佔十分之三。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奉養生命過度,太追求優厚的生活。聽說善於養護自已生命的人,在陸地上行走不會遇到犀牛和老虎,進入軍隊打仗不會受到兵器的傷害;犀牛無處用它的角頂撞,老虎無處用它的爪子撲抓,兵器無處刺進他的身體。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他沒有進入死亡的境地。
【故事】
在古老的山林邊,有一個寧靜的小村落,村裡住著兩位性格迥異的老者,一位叫厚福,一位叫守靜。
厚福老者一生勤勞,家境頗為殷實。他總覺得人生在世,需盡享世間好物,於是家中珍饈不斷,房屋也是村裡最氣派的。他熱衷於收集各種名貴的藥材、食材,每日飲食極為講究,餐餐必有山珍海味,還時常服用各種據說有延年益壽功效的補藥,認為這樣便能長命百歲。他出行必有軟轎代步,生怕累著自已,平日裡也極少勞作,生怕損耗了元氣。
守靜老者則完全不同,他家徒四壁,生活簡樸至極。居所只是一間簡單的茅屋,屋內僅有一床、一桌、一凳。飲食上,粗茶淡飯,多是自已耕種收穫的穀物蔬菜。他每日晨起,便會到山林中漫步,呼吸新鮮空氣,聆聽鳥兒鳴叫,觀察草木枯榮,感受四季更替。勞作時,無論是田間除草、砍柴擔水,他都全情投入,將這些當作與天地自然溝通的方式。
一日,村裡傳來訊息,說山林深處不知為何來了一隻兇猛的老虎,還時常在周邊出沒,嚇得村民們都不敢輕易上山砍柴採藥。厚福老者聽聞,嚇得躲在自家屋裡,緊閉門窗,還命人準備了各種棍棒兵器,日夜防守。
而守靜老者卻依舊如往常一樣,清晨準備上山。旁人勸阻道:“您老莫要犯險,山上有老虎,萬一碰上可如何是好!” 守靜老者只是微笑著說:“無妨,我心中有數。” 他邁著沉穩的步伐走進山林,一路上他的心境平和,與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說來也怪,那老虎似乎並未察覺到他的存在,他順利地採到了所需的草藥,安然下山。
又過了一陣子,村裡接到官府徵兵的命令,青壯年都要奔赴戰場。厚福老者的幾個兒子也在徵召之列,他心急如焚,四處託人打點,想為兒子們免去兵役,又給兒子們準備了最精良的鎧甲、最鋒利的兵器,千叮萬囑要他們小心保命。
守靜老者的兒子同樣要參軍,他只是平靜地對兒子說:“孩子,到了戰場上,莫要慌亂,順應天時,保持本心。” 兒子雖有些忐忑,但牢記父親的教誨。戰場上,局勢瞬息萬變,厚福老者的兒子們雖裝備精良,卻因過度緊張、恐懼,在混亂中迷失方向,最終不幸戰死沙場。而守靜老者的兒子,身處刀光劍影之中,卻能冷靜應對,他不主動逞強,只是巧妙地躲避危險,尋找生機,最終竟然毫髮無損地歸來。
眾人對這截然不同的結果感到十分詫異,便向守靜老者請教其中的緣由。守靜老者緩緩說道:“我聽聞‘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之厚’,厚福老哥一生追求優厚的生活,過度保養,反而失了與自然的契合,心常慌亂,稍有變故便亂了分寸;而我生活簡樸,每日順應自然勞作、修身,內心平靜,不輕易踏入危險之地,這便是‘蓋聞善攝生者,路行不遇兕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