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3章 租下店鋪 (第1/3頁)
穿成市井小娘子開店發家記小說點點青青 點點青青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姜恆:“租稅有的收四成,有的收六成,一般都在四到六成之間。
有的東家還會給佃農提供糧種、農具這些。
還有就是佃農交給朝廷的丁稅咱們也要向佃農瞭解清楚。”
姜阿爺:“嗯,給佃農多些利益沒有問題,不過咱們可得找個好的佃農,可不能找的是愛偷懶的人。
這個地種子播下去後,還得要澆水、施肥、拔草、除蟲,不然地裡長出的草都會比莊稼還高。
糧種和農具這些咱們再和佃農們商量,咱們十畝地最多也就租給兩個人,到時候看他們要求吧。”
姜阿爹也開口:“現在買到的地也要等秋收結束了才能歸咱們,等咱們小食肆開起來,找一個時間咱們都去雍城看看。”
姜阿奶高興的說:“等價錢打聽清楚了,這件事基本上可以定下來了。以後咱們食肆需要的蔬菜、雞鴨都能找佃農買了。
不知道老二、老三他們怎麼樣了?他們有沒有地種,還是找了其他的營生。”
“阿恆,你再寫封信找個行商寄回去。”姜阿爹說道。
“好。”
姜阿爹繼續說:“娘,你放心,二弟和三弟知道阿恆在長青書院讀書,有事會寄信到書院的。”
姜阿奶擺擺手,說:“我不擔心,他們一大家族人都在一起,有什麼事都會搭把手。
不會像咱們剛來盛京城那樣,無親無故的,舉目艱難。”
姜阿爺看老妻越說越偏,不由開頭打斷她,“好啦,不說這個了,阿恆給封信過去,讓他們給咱們來封信,那兩個小子別是忘了還有爹孃吧。”
姜阿奶這會也不傷感了,生氣的說:“他們敢,我打斷他們的腿。”
一家人又閒聊的幾句,各自散了。
雨沒停,江邊也去不了,大家無事可做,各自回屋子午睡去了。
一覺醒來,雨還在下,看樣子晚上是不能出去擺夜攤,下雨太耽誤出攤了。
姜阿爹看著雨水嘆口氣,說:“瑤瑤,咱們去找牙人把店鋪定下來吧,端午節過後進入盛夏,雨水多了起來,咱們也不能老是不出攤。”
姜阿孃放下手上納鞋的針線,說道:“我也一起去,在家裡也是閒著,我去認認路,順便看看店鋪需要添置什麼物件。”
“好啊,咱們這就走吧,我去拿錢袋。”姜瑤說著回屋去拿錢了,家裡的三百兩分開放,買地的二百兩放在姜阿爹那邊,租店鋪買東西的錢放在她這裡。
三人倆撐著傘出了巷子到長青街,往左走了一刻鐘到牙行,找到牙人後,一起去了主街的點心店鋪。
沒錯,姜瑤他們已經商量好了,就租主街的這家點心鋪子。一是店鋪外面客流量大,吃飯的人肯定也多,二是,作為一個廚子,大家都喜歡寬敞的廚房,三個灶臺,再放兩個爐子,同時煎炒烹煮一點也不耽誤。三是,按照他們家現在的能力,一餐招待四十個左右的食客差不多了。
幾人在點心鋪子等房主過來,姜瑤又把店鋪裡裡外外看了一遍。
院子不大,從廚房門口走到前面的店鋪也就六、七步的距離。
小水井在靠牆的位置,水井旁邊可以洗菜、洗碗。
但因為院子是露天的,遇到下雨、下雪時端菜就很麻煩了,他們需要在院子搭一個棚子才行。
姜阿爹姜阿孃也發現的了這個問題,之前過來時是晴天,他們都忘記的這點,現在下雨了,雨水落在院子裡才反應過來。
牙人看他們神行也明白過來,房主過來時,牙人主動向房主說起的姜阿爹他們的這個擔憂。
不過來的不是房主本人,是房主的管事。
管事聽完,沉默了一會,說:“不瞞你們,我們之前開點心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