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章 東坡肉 (第1/2頁)
穿成市井小娘子開店發家記小說點點青青 點點青青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時間一點一點的走著,姜家早上擺攤、中午做“嗦喚”、下午捕魚、晚上擺夜攤,這樣平淡的日子也一天天過著,一家子都是忙併快樂著。
夏至快到了,天氣一天比一天熱。
家裡現在吃食生意很穩定,每日早食攤子的煎餅果子和魚丸湯、滷蛋的淨收入都能有二兩。
中午預定的吃食有六份,除了嚴禮、嚴尚書的兩份外,還有一份也是姜恆同窗定的,另外三份是嚴尚書的同僚六部其他的官員定的,六份也能掙半兩銀子。
還有巷子裡每天都會有人拿著盤子或碗過來買肉或菜,一天也能掙一百多文。
另外就是滷料,提供給黃掌櫃的和他們攤子上賣的,一天也能掙三兩多。
所以,這一個月,她們家每天能掙五兩多銀子。
家裡的存錢又多了一點點,姜瑤開始想增加夜市攤上的吃食的種類。
夏天夜市除了冰的飲品,要屬賣得最好應該還是燒烤,燒烤在上一世人們都不陌生,夏天的時候,走在街上隨處可見燒烤的攤子和店鋪。
烤肉在本朝叫作炙肉,本朝的百姓、一些高門貴族偶爾也會吃烤雞、烤羊、烤鹿肉、烤狍子肉,但燒烤的方式和現世的燒烤不一樣,他們是直接把肉串起來,架在火上烤,吃法和烤全羊吃法類似,邊烤邊用刀割肉吃。
他們烤的除肉類,其他就沒有了,沒有烤素菜、烤海鮮啥的。
姜瑤覺得是時候讓盛京的百姓也開開眼界,嚐嚐夏天擼串的滋味。
要做燒烤得先去鐵匠鋪定做一個烤爐,她畫了一個類似現世的戶外燒烤爐,長度一百二十公分,寬三十公分,高度十三公分。
並把烤爐體,碳板,可移動的並能拿起來、又可以卡住的長直網,配套的腳架,調料板,烤盤,魚夾,夾子、調料罐子也一起畫出來。
並標註爐體旁邊可以通風或避風控制,調料蓋子上有幾個小孔。
姜瑤是個行動迅速的人,畫好圖紙她便出門去了鐵匠鋪請匠人制作,匠人接過圖紙詫異看了姜瑤一看,便仔細琢磨起來,又提了幾處稍修改,便約定兩日後再來拿。
這一套燒烤爐雖然都是鐵製,但是和鐵鍋、砍刀、鋤頭比起來,鐵片並不厚。比泥制的烤爐更是薄了很多。即使這樣這套燒烤爐價格也不便宜,花了二十兩,他們四天的收入。
再有五日便是端午節了,在本朝端午節可是大節,外面的過節氣氛已經很濃烈了,街上多了很多賣艾草、香包、五彩繩的攤子。
也有店家提前做了粽子出來賣,不過都是甜粽子,本朝粽子都是吃甜的,裡面包蜜棗、豆沙,吃的時候還會在上面淋上蔗漿,姜瑤吃了一口就不想吃,齁甜齁甜的。
她琢磨這幾日可以在早食攤子上賣一些粽子應景,數量不必太多,每天做兩串賣就好。
她喜歡吃鹹的粽子,她覺得可以讓盛京的百姓嚐嚐鹹粽的滋味,不比甜粽差,就賣五花肉香菇餡和五花肉筍乾餡。
端午節當日也跟風去江邊擺攤賣一波的粽子和飲子,天氣炎熱飲子肯定要賣的。
本朝流行的飲子有蔗漿,蜜漿,冰酪。蔗漿就是甘蔗汁,蜜漿是蜂蜜水,冰酪是由果汁、牛奶、冰塊等調製而成,類似現世的冰淇淋。
計劃好後面五日要做的事,姜瑤從竹筐裡拿出一大塊五花肉,今日的五花肉分層均勻漂亮,又有足夠時間,她決定午食做道東坡肉。
昨日姜阿爹他們帶回來的魚裡有幾條一斤左右的鯉魚,可以做一道糖醋鯉魚。再炒一盤時令蔬菜--芥菜,芥菜清炒時還可以放一把煎炒過的花生米,花生米就著芥菜,一口兩種滋味。
先把五花肉的皮放在燒熱的鐵鍋中擦炙至皮焦黃,接著用刀刮刮掉皮上的焦黃再洗乾淨,放入鍋裡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