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北君拿到杆位,能不能利用賽道難以超車的特性,保胎跑完全程?”

水谷翔給出了建議,反正賽道不好超車,那陳向北杆位就堵在前面當火車頭,車速慢點保也沒多大問題。

“不行,很多車手明顯是偏向於排位賽的極端調校方案,他們定然做好了一停進站換胎的準備。”

“這種情況下,他們不會老老實實在後面跟車,相反起步之後就會對杆位車手發動兇猛攻勢,攻防戰過程中會大幅度加劇輪胎損耗。”

“但凡出現賽道事故,讓他們減少進站換胎的時間損耗,向北君舊胎絕對擋不住新胎的進攻,賽程後段極大機率會被反超!”

聽著澤野弘樹的分析,策略組幾人都沉默思考沒有說話。

陳向北現在有一個最大的問題沒法解決,那便是他無法做到進站換胎。

由於車組成員人數不足,已經實驗過兩回進站換胎,哪怕領隊奧德託都加入進來,時間都不會低於30秒。

這對於一條低速低速街道賽而言,幾乎是不可能追回來的差距。

本來這都不是問題,f3賽事很多都不會進站換胎,就一套輪胎跑完全程。偏偏今年澳島四月出現了罕見高溫,大幅增加了輪胎損耗速度,對手又更改了調校跟進站策略。

車組人數不足的劣勢凸顯出現,讓陳向北陷入了策略上的被動。

“既然軟胎跑不完全程,那就換中性胎好了。”

奧德託此刻雙手抱在胸前,語氣平淡的給出解決方案。

“領隊,可是這樣前期抓地力偏弱,向北君守不住位置。”

澤野弘樹不是沒想過這點,中性胎確實要更耐磨,不過抓地力卻比不上軟胎,輪胎升溫非常慢。

哪怕40c的路面高溫,至少也得跑一兩圈才能達到工況溫度,這個過程中冷胎陳向北根本就守不住杆位。

“守不住就放棄,跟在後面保胎慢慢開,你不會以為那幾個排位賽極端調校胎耗會低吧?”

偏排位賽的調校方案,其實就是高下壓力方案,增加彎道的操控跟抓地力跑出極速。

同樣過高的下壓力再搭配重油,輪胎損耗會非常誇張,這就是為什麼對手必須要一停進站,他們更撐不住跑完全程。

“如果對手賭中安全車出動的話,就會抹平一停進站帶來的時間損耗。東望洋賽道非常難以超車,向北君到時候就會陷入極端被動!”

從f3賽車開始就已經有了策略上的博弈,澤野弘樹討論的就是典型進站策略。

正常情況下進站換胎,算上維修通道限速帶來的損耗,f1裡面整個視窗期用時大概需要20多秒。

也就是說陳向北跟車在後面,只要不被對手甩開20多秒,那麼等對方進站換胎之後,陳向北順勢就能跑到前面,連超車都不需要。

但是如果發生賽道事故出動安全車,這時候按照fia法規就會進行限速且不允許超車。如果抓住這個時機進站換胎,那麼對手就相當於得到一個免費進站視窗,出站之後位置依然能在陳向北車前。

這時候排名沒變,陳向北依舊用著舊胎,對手卻換上一套全新輪胎。就算他實力再強,想要在東望洋賽道追上且超越對手,基本上也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這就是為什麼,澤野弘樹不考慮用中性胎的原因,街道賽出動安全車的機率太高,對手基本上都能賭中!“就算他們得到一個免費視窗期,高下壓力調校輪胎抓地力依舊會很快衰減,北只要做好良好保胎,賽程後段依舊能超車。”

“領隊,可是……”

澤野弘樹還想要爭論,奧德託卻搖了搖頭,把目光望向陳向北。

“北,你能超車對手嗎?”

“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