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1號彎,永遠不會缺乏精彩的場景。來自中國的車手北,剛展現完極致的操控,緊接著立馬就出現了賽道事故。”

“透過控制檯彙報的資料,車手北使用了剎車跟變速箱雙重製動,這就是他為什麼沒有鎖死輪胎的原因。”

“車手北,真的表現出了越級的車技!”

雖然身為一名解說要保持中立,但詹姆士卻有些剋制不住心中的欣賞。

他觀看過多屆雷諾以及更高階別的方程式賽事,毫不誇張的說能做出陳向北操控的車手屈指可數,在詹姆士看來這已經達到了天花板的水準。

就算讓歷屆雷諾方程式冠軍來複盤操作,都無法做到比陳向北更好。

這種實力完全可以去開f3,甚至於詹姆士隱隱有種預感,中國車手北會完成跳級。

“詹姆士,我覺得你有些誇張了。”

坐在旁邊的嘉賓麥克,卻搖了搖頭表明反對意見。

“剛才車手北的操控,明明就是他錯過剎車點的補救措施而已。”

“你不能因為補救成功,就忘卻他前面的失誤。”

“況且車手北還不能算成功,fia已經發來了調查宣告。”

就在剛才詹姆士稱讚感嘆的時候,fia賽會幹事接連發出幾份處罰通知單。

其中有一份就是關於陳向北的彎道超車,他在出彎期間吃路肩過多,四輪剛好越過了賽道邊緣白線,判定超車為不當得利必須交換位置,否則會追加處罰。

類似的不當得利在方程式賽事中很常見,比如說排位賽推“神之一圈”,就很容易彎道四輪出界取消成績。亦或者說彎道極限超車,推頭轉向不過去就直接走緩衝區,來一個“截彎取直”式超車。

往往出現這樣的情況,fia就會判定車手不當獲利,要把提升的順位交換回去。

只能說這個時代的fia還算不錯,起碼明明白白讓車手知道自己“錯”在哪裡。

後世對於不當得利的判罰,往往fia不直言問題,僅是給出一個記錄在案的提示,讓車手跟車隊自己去判斷是否有不當獲利的地方。

猜出來了問題在哪,然後交換位置就不處罰。

沒猜出來,那就直接罰時五秒,突出一個心理博弈!只不過fia下達的這份判罰,卻沒有如同麥克意料的那樣,得到在場觀眾們的認可。

“shit,剎不住跟故意吃路肩是兩種概念,車手北哪裡不當得利了?”

“你不能因為車手北成功過彎,就認為他不當得利了,那後面車手發生連環事故,難道是不想過彎嗎?”

“他們就是剎不住罷了,前面陳向北剛展示了什麼叫做極限的操作,後面車手們就立馬上演了拙劣的模仿!”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車手北太強了!”

各種聲援不斷從看臺各處響起,哪怕很多人不喜歡陳向北,也不意味著就願意睜眼說瞎話。

另一邊奧德託也把fia處罰告知了陳向北,對此他倒沒有太大的情緒波動。

原因很簡單,陳向北知道自己四輪出了邊界。

雖然這份判罰存在爭議,但比賽很多時候就是這樣,沒有完全死板的界定標準。

站在迪克森的角度上看,他就會認為這份判罰很公平。

安全車出動的情況下,陳向北輕點了一腳剎車,讓迪克森超過去交換位置。

兩車並排的瞬間,迪克森轉頭看了一眼陳向北,面罩下面他的神情其實很複雜。

並沒有如同陳向北猜想的那樣,他認為判罰很公平。

因為沒有誰比迪克森更清楚,陳向北展現了怎樣的車技。

如果雙方速度再慢一點,自己依舊會輪胎鎖死,可陳向北卻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