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多月過去,海洋牧場一體化在快速推進著,盛諾水產與鯤海漁業進行了共計三輪的競逐。

最終拿下運營權的,正如人們預料的那樣,盛諾水產成為贏家。

這個過程中,涉及到養殖技術、渠道終端、運營模組乃至資金預算等等,還關乎發展前景的各種通達,屬於盛諾與鯤海的全面較量。

同興的參與度非常有限,只是作為鯤海漁業的一個補充板塊遞交了相應的方案,從頭到尾無需同興出面。

對這個結果,胡殊同並不感到意外,當下來說盛諾的舞臺更大,是站在全球水產食物鏈頂端的巨頭。

在與賀群的溝通中,胡殊同也意識到鯤海一方對此是有心理準備的,搏到何處算何處,起碼也是趟了一道大名聲。

接下來就是具體的收購事宜了,郭鴻遠的海洋牧場賣出了獨一檔的價格,在協議中,盛諾水產承諾不會改變依附於此的觀光漁村,未來只會在這個基礎上不斷完善。

來時碌碌、去時匆匆,郭鴻遠站在一塊高地上,最後看了一眼海岸和漁村,而後挎起一個重重的揹包,再一次去往同興。

這一次,他是來辭別的。

盤湖海洋牧場的故事結束了,但對郭鴻遠來說,這只是他水產養殖生涯的一道曲折。

這幾年他邊經營邊學習,無論專業技術還是實操經驗都有過人之處,這條路他會堅定走下去。

國內的近海養殖近年來異常火熱,莫看只是三四年過去,形勢變化可謂天翻地覆,當年一千萬能做到的事,現在要花到三五千萬。

不僅魚苗網箱各類成本都在提升,優質水域的價格更是不斷攀高,時有人為哄抬的情況。

但若放眼全球,“漁墾”之地極為廣闊,有的企業佈局茅利塔尼亞,有的企業看向孟加拉灣。

水產養殖圈子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目國外,因為此時大步向前,可謂天時地利人和。

郭鴻遠的計劃與小叔和胡殊同都溝透過,身邊的團隊也做了相應的國外市場調研,接下來他打算去塞蘭島闖一闖。

塞蘭島位於中南太平洋的馬魯古群島,是此群島上的第二大島,它的西南方向就是全球聞名的巴厘島。

那裡有優質且豐富的水域,極為適合近海養殖,是包括南美白對蝦在內優質水產的最佳養殖地。

擁有更低的人工成本和硬體投入,外來先進的養殖技術在那裡極受歡迎。

而且,隆山出臺“海絲漁道”建設方案,對農產品國際貿易和對外投資在政策上給予重點支援,其主要方向就是東南亞。

在更大環境的層面,也是讓人下定決心的重要緣由,隨著海上絲綢之路不斷推進,中國與東盟國家建立起更完善的雙邊聯合工作機制,攜手重現古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成為共識。

開放的中國倡導國人走出去,發揮山海優勢,建樹每一個領域。

一如胡殊同在中亞所做的事,從前讓人不會產生丁點念想之地,今時都成了雙向市場的一種選擇,全面開啟了人們的視野。

個人做不了的事、企業通不了的關,有時代大勢護航,再協同企業的魄力,精誠而為、必有重彩。

見面之後,胡殊同首先推給了郭鴻遠兩張電子名片,一是鵬程建設東南亞大區的負責人,鵬程在那裡紮根已有十幾年,二是一家國內在外建廠的海運冷藏集裝箱企業,雙方都有廣闊的人脈關係,在當地各界廣有交道,初去乍到的郭鴻遠一定用得上。

緊接著,胡殊同又拿出來一個小冊子,這是他一字一字敲下,所寫都是之前去中亞得來的經驗。

他們二人在做的事,在很多個層面都是相通的,簡單來說,一個去國外種地一個去國外養魚,在一帶一路的框架下,都屬於境外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