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給自己加了很重的擔子,有時候一想起面對的兩個強大的實業對手,會急得出一身汗。
可龐師友一席話,就像一把看不見的刷子梳了他的心結。
他這才明白老師來青巖的真正用意,也只有這個老人家能把話說得如此透徹。
一路見證胡殊同的成長,技術方面龐師友從不擔心,但胡殊同從未做過屬於自己的方案,也正因如此,他會下意識把這件事當成自己的“證明之舉”。
況且又是這樣的工程、這樣的機遇,又是創業想法的初次嘗試,龐師友知道它很容易把胡殊同引入一種執念,把它看的太重,彷彿輸了就要飲恨那般的死衚衕。
技術很重要,心態更重要,這不僅關乎當下還關乎未來。
人人都說平常心,但這並不容易,尤其對一個從未走進過職場的高校畢業生來說。
“老師,我會定住自己的,不去想無法左右的那些事.”
“對嘍,就像有位大文豪說的那樣,世上九成的煩惱都可以歸結為得失心太重,你呀,先不要想如何讓他人滿意,而是該多花點心思怎麼讓自己點頭。
像你這樣的傢伙,點頭的事可也不輕鬆.”
胡殊同笑了起來,一時間又不知該說什麼,夾口菜到一半卻又看向窗外的燈橋,從窗子裡看到老師的面龐。
胡殊同不知道的是,眼前這老頭已然想得很長遠,只是尚未落定前不會多言一字。
這件事若成,後續當有千方百計,若是不成,胡殊同也沒有必要知曉。
但無論怎樣,龐師友都滿懷期待,因為這一次與從前都不可同語,之前總是做個參謀,而這一次他是掌旗人。
他很想看看,當諸事由己,胡殊同會是怎樣的發揮!
片刻後,龐師友也看向了窗外,側臉對著側臉,都是看那燈橋。
忽一時,龐師友正色起來,並且背脊一挺,用力扶了扶眼鏡。
“老師,怎麼了?”
“你還別說,這圍巾真挺好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