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化,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

它在冷鏈的各個環節都存在,即便是射頻識別領域,也逃不掉行業原生的掣肘。

黎舟和胡殊同一起吃著晚飯,積壓於心早就想與胡殊同聊一聊的事,菜還沒夾便開了口。

“這兩年做冷鏈射頻識別的企業越來越多了,很多人都看到這塊蛋糕,但相應的,問題已經很突出。

標準不統一,各家推出的產品互不相容,今後的互通是個大問題。

此外還有資料安全和隱私保護的問題,可真是漫漫長路啊!”

“無論什麼難題,我都相信黎博士遲早有一天能破局.”

黎舟似笑非笑地一哼,自己是來找辦法的,對這種話顯然聽不飽,“不如先放下我的難題,說說你的難題.”

“我最大的難題就是怎麼把園區經營好,射頻技術的東西我連個門外漢都算不上.”

“嚯!有了園區好你個理直氣壯!那我問你,行業的食品編碼、質量標準這些都不一致,你讓射頻技術怎麼壯大?碼都不統一,識別怎麼統一?”

這一問還真給胡殊同噎住了,黎舟一語可謂深深戳了胡殊同的“痛點”,可以說,這是胡殊同不願提及甚至不願去想的一個話題,因為每念及此,一種如山般的壓力就會砸落背脊。

食品編碼、質量標準這些還只是冰山一角,冷鏈的基礎標準、冷鏈物流的技術與管理規範、冷鏈設施裝置標準、冷鏈物流安全標準、衛生標準、環保標準……

這個行業的規範,我們需要十幾大類的標準,成百上千項細則。

不只胡殊同,這是扎身這個行業所有人的“首困之事”,這條路極為難走,但又不得不走,只有標準統一化,才有一個更健康的行業,並由此給行業帶來更為沛然的生機。

規範化、標準化,區區三個字,路卻千萬裡。

黎舟眼睛一大,他看到胡殊同一下子就黯了起來,恍然宿舍時那般,一件事情不開心整個人都悶悶騰騰的,“你不要這樣啊!我說的不是你,是你們!”

胡殊同一抬頭,“我倒是想說說你,準確率解決了嗎?溫差太大水珠子干擾運作解決了嗎?標籤回收再利用想明白了嗎?”

“好你個門外漢!我給你臺階,你炸我房門是吧!”

胡殊同笑出聲來,“好了好了,我那些難題今天是沒著落了,不過你們這技術……”

“我們,從現在起算我們.”

“我們這技術的統一,要我說還是得聯合,聯合先制定標準然後進行上報,而且要借鑑有利於我們的國外標準,這方面的資料我應該找得到,回頭我發給你。

再就是企業的市場佔有,如果達業在行業中的佔有率可觀,後續的推進也會相應順暢,凡事總需要個帶頭人.”

只見黎舟不停點頭,可是點著點著就滿目陰雲了,“我這次來就有這方面的任務,達業想在青巖建分部,想搶青寧這片大市場.”

“有你這技術狂人,搶起來那也是大殺四方.”

“胡殊同,你什麼時候變得只聽話不聽音了?我的意思是,比如首先這地方選在哪呢?怎麼才能一步步佔市場呢?市場都是什麼行情呢?突破口又在哪裡呢?說千道萬,青巖市,我人生地不熟呀!”

“我說黎博士,達業是要讓你單刀赴會嗎?”

“倒也不是,給我安排了各個口好幾個團隊協助,不過這次我沒讓他們來,和他們就是商量來商量去的事,我不太習慣.”

“我不太習慣”,一聽到這五個字,胡殊同當下便點起頭來,“大博士有什麼可愁的,我可是土生土長的青巖人。

不瞞你說,這園區就是靠關係起來的,你放千萬個踏實,這事我陪你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