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又怎麼會顧及這些呢?

於是乎,青巖肉品協會組成了同興的“後援團”,他們從肉品行業出發大書特書,集專家與行業之力擬了一份《2007年青巖肉品行業合作展望錄》。

在這份展望錄的二十四項條例中,同興二字出現了不下百次,簡單來說,他們在此劃定了一個個時間點,廣而告之在同興的引領下,行業在今後要一步步做些什麼。

當看到這份展望錄的時候,胡殊同心有感動,有一種不負耕耘見花開的成就感。

同興與天勝沒有可比性,但同興絕非獨行,這帶給胡殊同一種雄渾之感。

敲了敲門,蘇幕走了進來,資料夾中放著厚厚的材料。

“胡總,你要的資料我都做好了,接下來我做什麼?”

“歇一歇吧,後面交給我.”

“胡總,我沒問題.”

蘇幕沉沉立在那裡,幾經忖度才又問了出來,“我們一定能贏的是不是?”

這段時間,同興人的情緒胡殊同看得明白,大家都很不安。

尤其那些與自己同樣傾注的人,焦躁卻又無法展露,讓同興上下染著一層昏沉。

“蘇叔,回去好好睡一覺吧.”

大家都這樣叫,一來二去胡殊同也習慣了這個稱呼。

蘇幕滿心想問卻欲言又止,他看得出來胡殊同並沒有實打實的底,但他相信近來同興做的大量準備一定能夠破局。

只是他並不知道,對方關於同興的準備,都可以追溯到三四個月之前了。

對於同興,天勝實業一開始就沒有小覷,在知此知彼這件事上做了大量的功課。

同興的成長與壯大,天勝都看在眼裡,這不是一個尋常對手,準確地說,是那掌舵之人非同一般。

這一仗想要勝同興,只需抓住一個重點,那就是贏了胡殊同。

早在三四個月之前動起同興心思的時候,天勝專門的工作組便開始了對胡殊同的研究瞭解。

這一打聽,天勝對胡殊同的履歷更有了更深入的認知,明大冷運第一屆,比最老牌的青大還要早。

而且,胡殊同在明江還有另外一個圈子,很多事情便不是青巖所能瞭解透徹的了。

在人們反覆探討的過程中,忽然有一天,天勝有人問出來這樣一句話——

明大冷運第一屆,除了這胡殊同,還有些什麼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