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辯室的時候臉都是灰的,一連兩天都紮在網咖裡不出來。

緊接著各種奇奇怪怪的訊息滿天飛,有人說高校聯合答辯委根本就是一些企業的雜牌專家,只問市場全然不懂學術。

甚至還有人說明大變了,從專業精益求精變得向市場屈服,第一屆畢業生成了他們的魚肉。

這些話胡殊同也就是聽聽而已,他是絕對不會相信的,相反,專業與市場並不衝突。

只是這人皆有怨的氣氛,讓胡殊同也難免緊張了幾分,答辯肯定不會如想象那般順利。

第三天下午,胡殊同走進答辯室的時候,陣仗果然大超所料。

講臺上的一張桌子是答辯生的位置,而答辯生的眼前,足足坐了三排人,每一排都六七人,別的不說,這答辯委員會的氣勢就夠讓人暈頭的。

後面兩排的人胡殊同都不認識,第一排他倒是還都熟悉。

那個坐在正中間的人,從前只是遠遠看到過,他終於有機會和這位仰慕已久的老教授如此近距離的見面了。

被這場面所震懾的胡殊同,並沒有發現龐師友投來的深望目光。

只見龐師友緩緩扶了扶眼鏡,他將眼前的一頁翻過,開啟了一張嶄新的紙。

答辯室外的小吳,透過小窗看著龐師友,搓著手捏著一把汗。

他最是清楚,這位老教授單單為了趕上這答辯時間,就推去了很多重要的行程,他更是知道此時在裡面的這個答辯生,老教授記掛良久。

他可千萬不能讓人失望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