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給人們一種異樣的震撼。
實際上,從現代物流第一次被提出,到十一五、十二五物流業的振興,再到物流國八條,七八年的跨度裡,發展壯大第三方物流從未斷過。
“今天過後,或許我們每個人都再度迴歸常態,綢子絲帶的事還將繼續攪來攪去,但這些寫在冷鏈歷程中的,是不能抹去的東西。
那些把第三方做好的企業,都是把它看得更細、讀得更懂.”
“我們有的需要升級,有的需要補充,有的需要聯合,這一切同興都可以陪大家一起走。
我們可以申報第三方物流扶持資金,更新技術更新裝備,共享線路、互補運輸,開啟第三方物流的新視野,讓我們來做闖出去的人!”
這樣的一番話,再是針對同興的人也說不出半個否,在這個行業的細分行業,楊成海的通徹令人側目。
更妙的是這般深入淺出,細看他的話,前途的闊朗與危機的洶湧緊緊繫結在一起,不尖銳也不圓滑,不隔你我也不單掄同興,有市場的高度也有行業的深度。
不遠處的胡殊同十指交叉抵著下巴,內心是滿滿的佩服,很多話沒有多說的必要,因為這是同興牽頭的場子,很多事最終必然會落在同興。
少擺一些合作、框架、協議這些讓人天生警覺的東西,多說說這個陣營的未來,不是自己有多牛,而是大家一起犄角有多亮,此一舉切了所有的題。
接下來的會議還有諸多流程,楊成海發起更為細緻的倡議,標準說了不少遍,到底要用什麼樣的標準,楊成海也已擬了出來。
他還倡議組建青寧的“第三方物流聯盟”,再往後還有一些企業的分享。
楊成海看到了胡殊同,胡殊同平靜如常,只是微微挑了挑眉毛。
二人都不會期待一切都像會議上的這般,正如楊成海所言,很快每個人都再度迴歸常態,但這道同興牽發的聲名是立了起來。
配送這條路,同興將面臨著比以往更繁雜的局面,這也是內部反對聲音的由來。
但反過來想,有承其重的心才有更遒勁的拳,同興不是當年的同興,市場也不再是當年的市場。
走過鐵索橫江處,自有關山飛渡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