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期一事蘇幕再度向胡殊同發了簡報,依舊沒有得來回信,此間的默許意味,蘇幕此時看得無比清晰了。
但胡殊同可以不回覆,蘇幕該做的都得做到,這件事無論操之過急還是風險難控,同興人需要有辯證的思考。
再者企業運轉一旦出了問題,往往都要回頭再看。
第三方物流大會的前一天,胡殊同回到青巖,但他卻沒有回同興,反而一路向南來到了同興學院。
施工緊鑼密鼓,樓棟雛形可見,同興學院佔地僅有不到一百畝,校園環境比較單調,但這已經是此時所能爭取到的極限了。
這件事源於胡殊同的提案,但在真正啟動之後,得了各方的支援,除了師資方面,許多與同興多年合作的企業都援助了一部分建設資金。
出於對胡殊同的信任,這些資金並未落定在紙質條款上,他們相信,等同興學院校招時,一定少不了胡殊同的推薦。
這是一個令人期待的搖籃,因為它很純粹,可以把它理解為“流水線般的人才輸送”。
其實全才從不是衡量人才的標準,被需要才是人才的價值,落在每一個個體身上,這也是人生的價值。
第三方物流大會動靜不凡,整個青寧稍有些規模的企業來了十之七八,在胡殊同的印象裡,製冷技術大會有之、裝置經銷商大會有之,這般規模的第三方物流倡舉在青寧還是頭一回。
反過來這也證明第三方物流近幾年來的旺盛,如此積極的響應,說白了和人才是一個道理,都是關乎需求與前景。
大會剛剛開始的時候,胡殊同便走進了很大的會議廳,坐在最後一排聽著看著。
楊成海為這次會議擬了議題也寫了方案,方案也早已發給胡殊同過目,以楊成海的素養,內容是不需要擔心的事,這樣的場合怎麼把內容講好顯得更重要。
而這篇會議開始時楊成海的主題發言,或許將成為第三方物流界的經典記憶。
“業界同仁們,我們所做的不是什麼深奧複雜的事,實際上我們就是紐帶,是冷鏈大鏈條的一環。
生產方客戶對我們的信任,源於我們能保證鮮度、保證不破損,把貨物送到市場終端客戶的手中.”
“可是現在的我們啊,有人用的是紅絲帶,有人用的是綠綢帶,還有人用的是又硬又舊的拖拉機三角帶。
在客戶的眼裡,我們沒有體系,我們是混亂的。
所以不管選擇哪一個,他們都會在賠償協議上下功夫,一旦僅僅把我們看做跑腿的,哪裡還有討還空間.”
“比這更棘手的是,紅絲帶說綠綢帶只求速度蠻橫裝卸,綠綢帶說紅絲帶強行加分只求高價,然後蹲在一旁的三角帶重新整理最低價已經開始跑貨了.”
這樣的比喻沒能引來現場絲毫的輕鬆,因為任何一個人都知道楊成海所講的內涵,這裡面有多混亂,言語上說的都已是輕了。
“我們在做的不是一車芹菜從村頭拉到村尾,第三方物流的價值是技術加持下的運輸,如果我們一盤散沙還互相攻訐,在客戶面前永遠是被動的。
我們需要標準的統一,溫度控制的統一、便捷保溫箱的統一、配送員培訓的統一,做標準之下的第三方物流才是出路呀.”
“在座各位應該有著和同興一樣的抱負,走出青巖、走遍青寧、再走向省外。
可是明江的、隆山的、盤湖的,家家正也是我們這樣的思量,我們守不住的地盤自然有人來佔,那些將要立足青寧的第三方企業拿什麼開啟局面?那一定不是五花八門的帶子,而是用統一標準吃定市場!”
話到這裡,螢幕幡然一變,人們看到的是歷年來有關第三方物流的政策,臨到一年看一年尚不覺得,當這些東西齊刷刷同時出現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