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的時候,他又端起普普通通的笑容,與從前無異,這胡總只是出了趟差而已。
同興人不必知道這8億資金是怎麼來的,但他們很清楚這裡面意味著什麼,無論同興一二期還是雲城一二期,從未有過這般規模的資金支援。
同興的油箱加滿了油,同興的里程當然更讓人期待。
此事最直觀的影響,便是同興配送的分離變得順暢了,從前許多的謹慎觀望甚至私下裡對配送品牌的質疑,自此全部消匿。
經歷了人事調整和各種準備,暖春四月,同興配送正式揭牌。
這個揭牌的舉動,儀式上的成分更多,比如和資方一同見證、行業裡一篇正式的通稿等等。
實際上,同興配送最早的追溯幾乎可以到一年之前了,從一個想法發散到技術、佈局、運營等全方位的細緻方案,這是苦花心思的通盤考量。
緊接著又在方案的基礎上前置執行,在資金注入後,楊成海更是全功率運轉,全面排程合作多年的可靠供應方,基礎打磨上可謂一天一個樣。
等來到這四月的時候,同興配送胚子已起,儼然“從期房變成了準現房”。
至於和同興配送合作的企業方,這麼多年胡殊同最不缺的就是和這些人的交道,肉業同質競爭嚴重,三合早就想著“肉進千家”,青寧乳業也差不太多,只是口號比千家更響。
從他們的身上,就能看到企業主對第三方物流、生鮮配送、城市配送的需求,他們的品牌力渴望著執行力,更迫切尋求優質的第三方,由此強化競爭力。
說起競爭,無處不在,配送與配送也是如此。
所以同興配送一開始便沒有做試點的打算,而是在省內多個城市同時撐起一張張網。
這莫大的互補關係、這明確的市場現狀,強勁的初始佈局就是那響亮的當頭炮仗,是屬於我們配送一方的競爭力!
然而對有些人來說,徹底睡不著覺了,這不是如鯁在喉,簡直像一塊大饃、卡腫了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