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來,“胡總可不會把這看成扶貧的事,對他來說這就是更大範圍的農市對接。
據我所知,他從05年開始就深入這個領域的事,業內再找不出這樣的大行家。
產有產的訴求、銷有銷的需求,隆威的農可以成為隆臺的市,反過來也是一樣。
從胡總邀請的名單來看,他應該是在考慮精準又完整的新體系.”
隱約之間,何勁如看到了這場年會較為清晰的東西,這和是否扶貧沒有關係,更像是統合一個大圈子。
冷鏈發展至今,除了領域在細分、技術在精進,市場也在走精細化。
從前,甘州的百合只要能賣出去都是好路子,現今哪個地區鮮花的消費佔比更高、哪裡更容易確立市場佔有,都有視覺化的圖表分析。
也就是說,很多農產品不再是“放養在市場”,而是精準輸送,脫離層層分撥、層層投放的慣常邏輯。
就在這邊向東飛馳的時候,自南而來的人也萌著新的點子。
近年來豐梁冷鏈規模越來越大,明源主園區之外建了三個調撥中心,可越是如此,越讓梁祿覺得自身成了一個極致的巨型產地批發市場。
這裡聚集著南亞、東南亞乃至明南各地的貨,手底下也搭建起來規模可觀的經銷網路,然而一場大臺風就能讓生意猛然生變。
本質上在於,豐梁冷鏈的業務過於單向,八成以上的貨都是從南向北走,這裡一旦出問題就會產生貨源危機。
而市場永遠是雙向的,梁祿不想只握著產地貨物如何向外走,他想抓住國內各大產地之間的脈絡,從而真正排程起銷地上的生意。
在他的計劃中,目前同興與豐梁之間的走貨遠遠不夠,他要的是與南方來貨對等的貨量,把園區真正做成產銷一體,在明江做那獨一檔的水果冷鏈企業!
這場同興年會,對他來說是不能錯失的機遇,與會者中,甘州兩大冷鏈企業格外入眼。
有胡殊同牽頭,省了諸多接洽磋商,最重要的是,在這裡可以把信任度拉滿,這不是全行業的年會,而是同興夥伴們的聚會。
那裡有旱砂西瓜、有大櫻桃、有冬果梨、有白粉桃。
心緒昂然的梁祿,內心遍是豐饒的景象,彷彿獨他一家撐在下游。
抬目一望就能吆喝一聲,快到碗裡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