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成海如此露骨的威脅,讓竇少傑動搖了,他本以為春融是環時的上半場、同興是環時的下半場,此時看來自己並沒有制定規則的資本。
當楊成海這個人硬話不再軟說,事情便無任何迴旋,此時用業務上與楊成海說話為時已晚,環時已在同興的框架之下進行排程。
從利益上考慮,竇少傑別無選擇,不然真的睡不著覺了。
至於早前的一些財務問題,多是一些核實不清的舊賬,加上雙方鬧僵時,國外大佬一拍桌子盛氣凌人,分離來得格外突然。
鬧僵之後春融怨氣滿懷,執行起來各種不配合,使得很多事情遲滯不前。
竇少傑只能往好的一方面想,這些企業間的爛賬只要沒有偷漏,鬧不出什麼大事。
這楊成海現在心裡沒底,擔心接下來會有組合拳,無非是想重盾傍身,給自己一顆定心丸也讓對方掂量掂量。
接下來,明江空殼企業的核心人員面臨刑事訴訟,四家生鮮品牌的罰款也是跑不掉的。
同時,稅務部門查到了四家的唯一下游輸送商同興配送,這是整個案件的完整鏈條、增值稅發票的全週期,同興配送必須接受調查。
風終是颳了過來,同興配送的財務部全力配合,累累賬目一查便是多日。
然而業界還在不斷引火,風聲在這個不為大眾熟知的圈子裡不斷蔓延,有人把同興在第一時間將配送割離,視為棄車保帥,頂天處理配送部門,火燒不到同興身上。
有人呼籲徹查同興本部的財務問題,徹查同興與空殼公司有無直接牽連,在物流網、物流刊物上勢頭洶湧。
更有甚者,直接到稅務部門舉報同興,舉報是不需要證據的,只要是直接利害關係人,有明確的被告和理由,就可以發起舉報。
而編纂出來的一套,其心可誅。
頂著行業的大帽子講起來警世通言,也從來沒有把同興抬到過這等高度。
同興作為青寧冷鏈物流產業的領頭羊,對行業有最強的引領和示範作用,虛開增值稅發票屬於竊取國家財產、傷害行業根本,每一個業內人都是直接利害關係人。
既然同興的子部門被稅務機關調查,本身已能說明問題,同興本部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需給行業樹立標杆,澄清自證。
這相當於逼迫同興公開財務資訊。
企業的財務狀況有權不向全社會公開,年度報表只需向股東公開,因為此間不僅涉及到的資訊極廣,還與企業之外的各方有深刻聯絡。
除了資產總額、負債總額、淨利潤、納稅總額等,還包括對外提供的保證擔保、股權變更、所有者權益合計等。
風聲愈烈、火勢漸兇,正當同興人已有些坐不住的時候,一顆驚雷在業內炸響!頓時把之前的火熱聒噪澆了個七七八八!
楊成海以個人名義起訴春融冷鏈,向法院遞交了起訴狀,舉報和起訴所帶來的影響豈能等同視之,這就是要打官司了!
楊成海手握的證據,正是竇少傑給他的部分財務資料,經過同興配送內部的分析,這份材料確實存有問題。
但企業財務的問題可充可抵,應付起來辦法多多,大家並不認為這能奈春融幾何。
但楊成海把這份材料視為一塊“敲門磚”,試著撬動春融的財務問題,所以他才以個人的名義去闖、去耗。
即便時日久長,哪怕面臨人身威脅,無論結局如何,皆系楊成海一人之身,徹底立在了這個漩渦的中心!
在楊成海的內心,他認定春融的財務存在巨大問題,無論是從竇少傑那裡的打探,還是整件發票案諸多蹊蹺之處,其神所在、才現於形。
這個過程不會輕易,企業的招數也難以估量,但做那根挑破膿瘡的針,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