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做好了準備。

同興做不到的事,不代表相關部門無能為力,在營改增初始的這個節點,鑽空子、找漏洞的不法案件頻出,有關部門對稅務問題的重視不同尋常。

楊成海信,胡殊同也篤,去年第三方物流大會之後,二人之間意會不曾言傳的事,今時終是該起錨了。

這一天,胡殊同給兩位也算是老熟人打了電話,他們正是春融左右立在青南的兩個犄角園區,青通與鴻立。

多年以來,這兩家企業和春融是肉眼可見的貌合神離,原因無他,從青菜南運、轉運園區資金申報、雲城租庫特例、園區擴建技術案,處處可見跟著同興走帶來的真切利好。

至於企業家論壇、青寧冷協這些名聲上的事,更加不用多說。

“胡總,有何吩咐?”

“不敢當,徐總,我聽說春融有六縣三區,共二十七個產地批發市場這樣的說法.”

“是的胡總,這些產地市場基本佔了春融農產品的九成來源.”

“據我所知,有幾個市場與青通只有二三十公里的距離.”

“確實很近,不過那是春融圈了二十多年的老地盤了,把得非常嚴,碰不得.”

“徐總,我給你發了一封測算郵件,你要是覺得可行,我們再商量下一步.”

對方沉默了幾分,已知近來風聲有變,但聽胡殊同的話,一切似有挑明之意,回答起來更加小心翼翼,“胡總,我這近來一直熬夜,腦子不太靈光,您的意思是?”

“六縣三區二十七個產地,這太多了,我們不妨先試著走進去一家,好好看看.”

“看、看什麼?”

“財務什麼的,都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