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事情明朗了起來,訊息一一得到證實,這場大會從名字上就顯得十分隆重,叫做“國際生鮮水產供應鏈合作洽談會”。

在楊成海看來,綴詞實在太多,這其實就是當年第三方物流大會的產品精細版、範圍擴大版,姿態再鼻孔朝天,也超不出產品和渠道那點事。

不過細想下來,中隆歐冷和盛諾水產的“三步走”著實有些門道,首先拿下近海養殖取得巨量且差異化的貨源,此為“有貨”,而後入主雲城中轉,把生鮮配送的總倉放在那裡,此為“有調”,再從更大範圍內整合配送資源,是為“有路”。

這三點做足,便是確立了從上游到終端的配送鏈條。

中隆歐冷家大業大,全維度冷鏈運營、全行業都有涉足,並且把握風口極為精準。

有這個大體系在後面支撐,生鮮配送業務的突進將會異常兇猛,這場大會或許只是開胃菜。

由這場洽談會發起的後續,實際上就是覆蓋,用更大的範圍博取市場青睞,繼而為與知名生鮮品牌的合作打下基礎,不得不說一下子掐住了這個領域最大的軟肋。

做這一行各有其道,家家都在拓局,用些手段實屬正常,可樁樁件件都對著同興猛轟,那就另當別論了。

緣何只有你求仁得仁,如願的事像火車一樣一列列開到家門口,以楊成海的脾性,按兵不動那是見了鬼了。

這日傍晚,楊成海與竇少傑在隆山相聚。

竇少傑有些莫名其妙,這場供應鏈大會本質上是第三方物流的整合銜接,與產品方並非同一範疇,況且環時生鮮的業務早已綁在同興配送。

可是楊成海電話打個不停,非要拉產品方過來,一時不懂他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見面之後,楊成海找了高檔酒店、帶著昂貴的白酒,窗子的方向攬得大半個城市夜景,門的方向則緊緊掩住。

一杯酒之後,楊成海緩緩道:“環時的背後是國外資本,為什麼在中國做生鮮,因為我們認為有些消費理念是這個國家欠缺的,這也是我們最堅持的地方。

理念的灌輸從來不會輕易,但隨著它被越來越多人認可,環時在生鮮界的高度便無人可及.”

“同興的發展,我可以用膨脹來形容,可是它最開始的時候實在太小了,一粒米再膨脹也不過手指肚大小,可是中隆歐冷,我看到的是硬硬的拳頭!比這更重要的是,中隆歐冷的國際視野與摩孚資本的全球投資戰略有先天的契合,我們需要更豐富的品類,更需要透過空運排程國家之間、大洲之間的生鮮市場,這樣的事,我不知道同興還得修煉多少年.”

這一番話把竇少傑聽懵了,他不明白楊成海為何要眼對鼻子做這樣的解讀,這些話並不能說有錯,可以說是環時生鮮的終極目標,但在此時顯然提得太早了。

自打品牌創立,環時經歷了不少磕磕絆絆,近一兩年才步入正軌。

同一時間,同興配送也在飛速奔跑,b輪融資在即,更大的局面就在前方。

竇少傑也早已確定,這樣的共同成長非比尋常,一步步兌現彼此的嚮往是他們長久合作的根基。

“楊總,只一杯酒你就多了?”

不曾想,楊成海的話卻越來越離譜。

“當年環時之所以和同興合作,無非是捲入了兩家水火不容的企業之爭,同興的手段春融應付不來,那個最初的原材供應方被打得喘不過氣,這直接關係到環時的前景。

環時需要一個跳板脫離春融,同興配送就是最好的矛盾點,後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話到這裡,竇少傑已經凌亂了,前一番話還能想通,可這後來的一句句把許多事情都顛倒了,大是突出了環時的濃烈意志,彷彿那段過往,環時才是下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