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三天的考察之後,胡殊同與欒平欣帶著各自團隊與隆藥集團的高管們見了面。

此次改造集團上下頗為重視,隆藥在業界聲名響亮,這一次的成果力求為藥品冷鏈樹立標杆一樣的水準。

會議上並無太多實質性的內容,本質上還屬於意向合作溝通會的階段,胡殊同和欒平欣向隆藥高管闡明資質,加以一些改造願景的陳述。

但這樣的會議又不能少,經此之後,隆藥才會開始進行合作方的立項,事情也將來到正式推進的節奏。

恆溫恆溼這些屬於裝置方面的技術胡殊同搞不定,但要說如何對一座冷庫進行更優越的外部隔熱、更流暢的內部運轉以及流透過程中的系統控制,他有一套紮實的東西。

欒平欣的製冷機組以及相關配置是整個冷庫改造的核心,但圍繞著這個核心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最顯而易見的比如外圍的降低熱損耗,除了這個大工程,還有很多的細節改造工作。

隆藥會後的酒店裡,同興團隊進行了內部探討,胡殊同重點講了幾個節點。

恆溫恆溼庫的外圍要設立18c的緩衝區,與冷庫的製冷機組分開執行,而且揀選視窗要設定強冷風幕,進一步降低熱損耗。

“100毫米雙面彩鋼聚氨酯作為外圍保溫材料,厚度之外的其他引數參考同興供應方的pu1,庫內保溫板用偏心掛鉤,接縫緊湊一定要注意。

冷庫保溫門你們翻一下國家電動直升門的標準圖,面板、高壓灌注、耐低溫耐老化的密封件都能找到相應標準,希望垂直提升門這個東西能夠應用在冷庫上,這將是我們一個很大的加分項.”

“還有我想說的是,欒總那邊主攻裝置技術,這一次改造其他的工作都算在我們的範疇。

包括旋轉貨櫃這樣的東西,同興雖然沒有接觸過,但它並不複雜,回去之後大家著手找一下工控機的合作方,當做一個元件引入進來即可.”

人們一邊記錄一邊紛紛點著頭,胡殊同所言都是這一次的改造核心,把外圍材料和保溫門做好,就顧及了硬體改造的大頭。

垂直提升門使用在冷庫中是國內罕見的事,這無疑是一個很大的難題。

垂直提升門的技術不難,難的是如何符合醫藥冷鏈的精尖要求,除了胡殊同所說的,還涉及到鍍鋅軌道、中空觀察窗、扭簧平衡機構等等,這對研發中心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不過話說回來,同興若能有一個技術範疇內的陣地,才是研發中心的最大意義和底氣。

“接下來大家綜合這段時間的考察,把我剛說的和你們考慮到的做成系統的改造案。

我的想法是先把方案做雜,任何關於改造的事項和提議大家都可以加進來,一項改造也可以有多個方案,我們一步步瘦身就是,辛苦大家了.”

這話一出口,滿是散會的意味,在場之人不由得愕然起來。

“大家還有什麼問題?”

“胡總,除了硬體方面,我們還有很多軟體系統的東西要做,這可是個大難題.”

“這些大家暫時不用考慮,先專心把硬體改造案做好。

這一次是我們企業研發中心的第一個案例,而且是這樣規格的專案,這次改造做好,咱同興就有了一張新名片,大家有沒有信心!”

“有!”

“好,散會.”

人們緩步而去,內心嘀咕難平,如此規格的改造專案,怎麼自家的碰頭會只花了不到十分鐘,然後就到了實操階段?

都知道這胡總從前是個技術強人,但這也過於言簡意賅了,像這樣的專案,正常情況下一天兩場大會,先自我鞏固個把禮拜才有的放矢。

現在看上去,他連回到同興之後的動員會都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