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如果換成破甲重箭,頂天也就能射出二百步頂天了。但是人家做的弩弓,用重箭都能射出二百八十步,用輕箭更是能射出三百六十步,比朝廷給的鐵樺木做的弩臂都要強上三分。他用的材料就是呂梁山上能找到的鐵梨木。不過那老頭挺倔的,鎮守大人上山請過好幾次了,都沒請下來。
請人的問題現在也解決不了,趙羽也就不去想那些了,他現在的主要問題是應對過這次可能發生的危機,泥瓦匠那裡基本上不用去過問了,也沒什麼好過問的,城池建造的堅固的有些過分,畢竟這座軍鎮所要應對的就是幾十萬大軍壓境,所以城牆才有那麼寬,這麼寬的城牆也有好處,那就是能佈下更多的兵,面對人海戰術不至於讓一個人面對數百人的巨大差距,至少在對面登上城牆的時候,後排的軍陣能擺開架勢,這樣的優勢在於每個登上城牆的人所面對的都將是四五個甚至十幾個人的圍剿,這種守城方法當然輕鬆多了,不過對於兵員的要求也將大的多,兵少了可守不住這麼長的城牆。
還好陽方軍鎮根本就是個不容易攻下的軍鎮,首先上游的灰河就很難被截死,就算截死也沒效果,河底的淤泥能讓所有攻城戰變成單方面的屠殺。而不截死河水,西面的城牆基本就是銅牆鐵壁,從來沒見過誰能划船攻城的,當然冬天冰封河面就另說了。
所以想攻取陽方鎮只能從南門攻擊,但是南門經過這麼幾十年的改造,更加是個填人的坑,首先地勢上,南門是個下坡,雖然坡度不是太明顯,但是用在衝鋒上就傻眼了,首先攻城器械根本就推不上去,只能人扛著梯子硬上。其次還是地勢,南門有片小空地,能讓敵軍擺開陣勢攻城,可坑爹的是,這片不大的小空地只有一箭之地,也就是說,你擺陣勢的時候全程是在城牆上的射程範圍之內,空地之外呢?只有一條三丈寬的大路直通後方的陽方古道。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