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魏榮

涼州,武威

太守府

“伯繼,你來啦,快坐。”

看著一臉疲憊的蔡承,魏延連忙讓他坐下歇息片刻,僅用時三個月就從長沙郡趕到武威郡,真是辛苦他了。

“將軍,不知尋在下何事。”

蔡承坐下不久便開口問道,言語間還帶有一絲喜意,相比於現在的荊州,還是涼州更適合建功立業一些。

前些年的北伐之戰,季漢狠狠的揍了一段曹魏和東吳,讓他們都陷入長時間的蟄伏期,所以荊州已經承平兩年有餘,雖然這對百姓們來說是是好不過了,但對渴望建功立業的將軍們而言,和平是正值壯年的他們難以接受的。

不過也沒人會,也沒人敢主動請纓離開荊州前往涼州參戰,就算是大將軍之子,在荊州軍中素有威望的關平也如此。

因為將他們留在荊州陪太子劉禪學習明顯是劉備授意的,無外乎是讓他們和劉禪多親近親近,增加雙方的信任和感情,這樣在以後治理國家時才能君臣相得。

而且他們的長輩估計也是這個意思,所以,他們只能等待驃騎將軍魏延或者大將軍關羽的召喚,而不能主動請纓去涼州,畢竟和未來的皇帝建立良好的關係,這對任何家族來說都十分重要,但對蔡承而言其實也就那樣。

“無事,對了,蔡大家的身體如何了,在生活中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是否需要我的幫助。”

魏延並沒有正面回答蔡承,反而關心起了蔡琰,看來魏延的目的不會簡單。

“多謝將軍關心,母親承蒙陛下和太子殿下的照顧,在生活中並未遇到什麼困難,相反府中還會有很多朝廷、牧府送來銀錢,平日裡母親也會和內子一起,拿出府中銀錢去接濟託孤所,去供養其中的孤兒和軍屬。

而且母親自來到荊州調養身體後,情況也一天比一天好,時常到官學女院去授課,甚至上半年還去了一趟成都訪友。”

談起蔡琰他眼中就有了光,雖然他只是蔡琰的義子,但在尋常人家中,義子和親子真沒區別。

“不錯,我等總算沒辜負她。”

對於蔡琰的改變,魏延感到十分欣喜,儘管她前半生遭受的苦難罄竹難書,但好在後半生他們給了她一個算是完美的結局,不但有了義子能將蔡家的香火延續下去,還能有學生承載他父親的學說,還有友鄰分享生活的喜怒哀樂,恐怕只有這樣平淡而幸福的生活,才能撫平她心中的傷痛。

“伯繼,不知你對我大漢周邊的胡人怎麼看。”

魏延猶豫了一下,還是將話題引到胡人身上,他剛剛刻意提起蔡琰,其目的就是活躍在西海郡的胡人,畢竟西羌和匈奴一樣,他們都曾對居住在大漢邊地的百姓造成過嚴重創傷。

“某恨不得親自殺入草原,啖其肉,寢其皮,飲其血,抽其筋,挫其骨!。”

一提起胡人,蔡承整個人的氣質由內而外都變了,眼中透露出的仇恨,言語中瀰漫的血腥味,讓有所準備的魏延都為之側目,看來仇恨的確是一把雙刃劍,這玩意兒以後還是少用為妙啊。

“既然如此,伯繼,我這裡有件大事一時找不到人來完成,於是我就想到遠在荊州的你,因此才調伱來荊州的,聽說你家夫人剛給你產下一雙兒女,如今卻要讓你們父子骨肉分離,希望你不要怪我啊。”

魏延有點不好意思的說道。

“將軍言重了,國事豈能因家事而廢。

不知將軍有何事所託,在下就算豁出性命,也會傾盡所有去完成的。”

蔡承連忙說道,自己好不容易才來涼州了,可千萬別讓自己回去陪太子啊。

“伯繼言重了,此事倒是沒什麼危險性,不過此事茲事體大,你先不要急著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