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對於即將到來貴霜大軍,魏延自然不會小覷他們,於是立即召回離開的玄甲軍主力,移師瓦罕走廊外圍,防備貴霜大軍的偷襲。
而隨著魏延移師瓦罕走廊,漢軍在西域的牌似乎出盡,陷入了漢軍最不願意見到的僵持局面,畢竟壓縮軍糧運輸再方便,也經不住上萬裡的運輸。
莫非魏延黔驢技窮了?
莫非漢軍的遠征失敗了?
當然不是,魏延早就暗戳戳的藏一手聯軍想不到的底牌。
章武四年(225)八月初五
在伊塞克湖正面戰場,漢軍竟放棄了堅固的營壘,一反常態的出營在湖東平原上列陣邀戰,儘管聯軍不明白漢軍的用意,但他們認為兵力的巨大差距,足以抹平裝備的劣勢,於是傾巢而出打算一戰定西域,讓其回到原有的秩序。
戰鬥由聯軍率先發起,他們將十萬大軍分成幾個進攻輪次,利用車輪戰如潮水般衝擊漢軍陣列,而漢軍憑藉著裝備的優勢、嚴明的紀律、緊密的戰術配合等,始終維持著防線屹立不倒,戰場一度陷入焦灼狀態。
雙方鏖戰一上午,漢軍防線在聯軍持續不斷的衝擊下,開始出現不穩的狀態,畢竟人力有窮時,倘若局勢沒有出現變化,最多一個時辰漢軍就會崩潰,致使本次遠征功虧一簣。
不過面對即將崩潰的局勢,法正、龐德、張飛等一干漢軍高階將校們仍十分樂觀,因為算算時間援軍該到了。
未時一刻
反漢聯軍大營突然燃起沖天大火,緊接著震天的喊殺聲從大營方向傳來,霎時間,在戰場上作戰的聯軍手中動作為之一頓,不可置疑的回頭望著大營,那裡囤積著無數的糧秣輜重,若大營丟了,就算他們最後戰勝了漢軍,還不是會被餓死在茫茫山麓之中。
所以,聯軍保持了一上午的攻擊勢頭為之一挫,士氣在這一刻開始崩潰,在區域性戰場上已經開始發生潰退,就算聯軍將領斬殺無數逃兵也無濟於事。
而作為對手的漢軍則是士氣大振,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於是他們嘶吼著向眼前之敵揮舞著刀劍,在這一刻,漢軍計程車氣前所未有的高昂。
而從旗幟上看,突然加入戰場的援軍,竟然是本該在新州駐守的張遼,那他們又是如何出現在伊塞克湖的呢?。
原來魏延早就得到情報,知道貴霜帝國和康居國會插手漢軍攻滅烏孫的戰事,所以為避免戰事陷入僵持狀態,魏延就命張遼領安西軍和新州軍合計兩萬人,翻越巍峨的天山山脈進入伊犁河流域,從後方突襲反漢聯軍,爭取一戰覆滅最後的抵抗力量,至於張遼離開後的新州防務問題,則由趙雲騎兵集團負責。
張遼在翻越天山山脈進入伊犁河流域後,開始晝伏夜出,寧願繞路,寧願多耗費一個月也不願暴露行蹤,再加上西域地廣人稀很難遇到人蹤,就算遇到了張遼也會讓他永遠的閉嘴,
大軍一路走走停停竟然沒有暴露行蹤,悄無聲息的抵達了聯軍後方五十里處,由幾座大山組成的山地中,這裡一來地勢複雜,二來無戰略意義,在反漢聯軍的疏於防範之下,漢軍就在敵人的眼皮子底下潛伏了起來。
為避免夜長夢多,張遼抵達後立即派出信使聯絡在伊賽克湖南岸據守的法正,並告訴自己已經從新州運動到敵軍後方五十里處,目前已經做好突襲的準備,希望法正儘快在正面戰場創造戰機,不然時間拖久行蹤恐怕有暴露之憂。
法正在接見信使,立即召集軍中將校議事,很快一個樸實而無華誘敵戰術就被制定出來,並在第三天開始出營邀戰。
而在大戰當天,託西域地理位置的原因,卯時左右天就亮了,張遼也不再隱蔽行蹤,丟棄掉一切輜重輕裝急行軍向敵營殺入,而被正面戰場吸引注意力的聯軍,猝不及防之下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