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漢中軍工

十月中

在魏延的統籌排程下,整個榆中陷入了一片繁忙的景象,超過萬名結束秋收的民夫被徵集,他們放下手中的鐮刀,拿起鎬子和扁擔在榆中城外平整土地,修建一條寬闊的道路。

按照設計圖紙,這條叫做長安大道的道路長五里,寬十丈,因為是閱兵所用,所以必須做到平整且緊實,而且在夯土完成後還會鋪上一層礦渣防止因下雨造成泥濘,這樣才能達到透過幾萬人後,道路仍舊不損毀的程度。

而平整道路只是工程之一,在榆中城牆上,工程營和器械營正抓緊時間拓寬、加固城牆,畢竟這可是皇帝劉備、皇后吳夫人,和一眾高官們坐的地方,萬萬不能出一點差錯。

長安大道的左側,在工匠們的指揮下,大批輜重兵堆土成丘,並經過簡易的平整、夯實後,一座供各國使者觀禮的觀禮臺就修築完成了,在閱兵當天,他們會搬來椅子供他們落座,不至於讓他們嚇得腿軟而癱倒在地。

在長安大道的盡頭,則是一段用磚石、夯土修築的城牆,既然是以震懾敵人,自然要把威力最大的黑火藥拿出來,反正季漢擁有黑火藥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只要將火藥配方保護好,拿出來用用也無傷大雅。

至於閱兵的流程和人員,魏延打算學習慈父的“紅場閱兵”,將參與本次西征的八萬大軍集結,在榆中城外的長安大道走一遍,然後直接向西徵發起點金城進軍,以表西征之決心。

魏延採用這種模式閱兵也是被逼無奈,他也想整齊劃一、令行禁止,那種閱兵光看看就知道大軍之精銳。

可他們日常還要訓練,畢竟大戰在即,佇列訓練遠遠不及軍事技能訓練重要,所以留給他們的時間根本不夠,再加上軍中大多數是文盲,很多口令他們還聽不明白,因此,採用更加簡略的閱兵就顯得十分重要。

但也不要小看這種閱兵,它所表達出對勝利的決心與渴望,是前者遠遠不能比擬的,而且用直接奔赴前線的方式來威嚇河西走廊、西域諸國的敵人,以及三大帝國的外國人恰到好處。

……

距閱兵還有幾個月時間,正恰逢諸葛亮押送一批糧秣、軍械來榆中,魏延索性將訓練、排練一事交給趙雲、馬謖等將,自己則和諸葛亮一起前往漢中巡查。

隨著勘探與開採技術進步,大量礦產資源在秦嶺餘脈被發現,漢中自然開始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變,而且漢中持續不斷增加的胡人,又給官營或私營企業提供了廉價且充足的勞動力,因此,漢中是繼長沙、成都、南中第四個發展核心。

因為漢中地勢險峻,交通閉塞等原因,能有效的抵擋外敵人的進攻,所以十分適合一些保密性高的重要產業在此生根發芽,譬如黑火藥的生產,鋼鐵的冶煉,棉花的生產與製造等。

正所謂:成也地形,敗也地形

因為地形的原因,導致漢中發展前景有限現在的繁華主要是基於礦產資源的開採、冶煉,可以預見當開採技術陷入瓶頸,或者資源開採被殆盡後,就是漢中開始衰落之日。

不過漢中也有底牌,就是成熟的軍中產業,包括但不限於黑火藥的研發與生產,新式甲冑和兵器的鍛造,從棉花衍生出來的軍用物資的生產等產業鏈。

自黑火藥被髮明和投入使用以後,魏延就以為黑火藥會很快會在大漢普及,畢竟黑火藥配方十分簡單,可那是以現代人的目光看,在沒有化學概念的大漢,就連普通的焰色反應都可能被認為成神蹟,所以想要從無到有摸索出黑火藥的配方,這恐怕比登天還難。

也正是這一點,魏延後知後覺的迅速將參與過硝石的提取,黃酒的蒸餾,以及參與過黑火藥生產工序的工匠和工作人員全部派人保護起來,然後許以官職、土地、銀錢等,誘使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