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不一定會同意。
“伯穆,辛苦你了,這麼急將你從朔方召來,讓你本打算回成都探望子仲的計劃破產,使我心中有愧吶!”
魏延給糜威倒了杯茶水,言語間的自責做不了假,因為糜威選擇來雲中聽命,就意味著再也見不到糜竺了。
“大將軍不必如此,在出徵前父親就幾次三番的囑咐過,讓務必我以國事為重,切莫因私而廢公。
況且有照兒替我侍奉父親左右,我自然要為完成父親復興漢室,回到徐州祖地的願望而努力。”
糜威一臉淡然的說道,自古忠孝兩難全,他只是選擇遵從父命為國家盡忠而已,而且以糜竺如今的年紀已經算得上喜喪,他又有什麼接受不了的呢,與其現在返回成都嚎啕大哭一番,不如早日擊破曹魏光復中原,也好讓父親沒有遺憾的離去。
“伱們糜家為大漢付出了太多,大漢有愧對你們糜家啊。”
魏延兀自感嘆一句,他和糜竺相交甚篤,不但有相同的志向,還有相同的利益關係,如今老朋友即將逝去不說,自己還要讓他的兒子走上一條殺伐之路,這讓魏延心中有些慼慼。
不過一切都是為了大漢。
想到此處,魏延的眼神就開始變得堅定,然後注視著糜威直接說道:
“伯穆,相信你對最新的治胡策有過了解,那胡人的反應如何你心中應該有個大概,
如今魏將司馬懿在雁門、定襄二郡佈下銅牆鐵壁,我軍想要完成從幷州南下關中的戰略目標,就必須在這裡開啟突破口,可以預見的是,我等在這裡會同司馬懿僵持很久。
既然如此,一個穩定的後方對我們而言將至關重要,可如今幷州地區並不平靜,到處都有抗法不遵的胡人部落,或許現在他們會懾於我們的威勢對我們畢恭畢敬,言聽計從。
可戰事一旦陷入僵持,在有心人的鼓動下他們恐怕會在我軍後方作亂,破壞我軍後勤,損壞我軍的防禦設施給曹軍創造戰機,屆時十拿九穩的戰事會突生變數。
所以,為一勞永逸的解決後顧之憂,我欲採用你在臨戎處理胡人的方法來處理他們,早日讓幷州局勢穩定下來,也好為未來的大開發創造安定的環境。
不知伯穆,你以為如何呢?”
魏延先從大局上出發,表示胡人問題一天得不到解決,幷州軍團和遠征軍的後方就存在隱患,他為了避免出現意外,所以不會冒然開戰,這也算解釋了為何漢軍突然停下的原因。
當然了,這些場面話說給別人聽聽就行,魏延的真實目的全在最後一句話中,就是希望糜威能主動接下掃滅胡人的重擔。
魏延最開始的兩句話讓糜威臉色十分怪異,看向魏延的目光彷彿在說,幷州局勢變成這樣還不是你一手促成的,不過當魏延把話說完後,他就陷入了長久的沉默。
在去年年末,漢軍穿過沙漠抵達朔方並拿下臨戎要塞,在城中為躲避風雪而聚集的胡人自然成了漢軍俘虜,隨後糜威奉魏延之命處置他們,而最後的只有兩百多名胡女被送往後方,其餘人則永遠消失在這個世界上。
至於被送往後方的胡女,她們的結局無非兩種,運氣好一點的被立下功勳的軍士看中,然後用軍工兌換將其帶回家,最後生個孩子轉為漢籍,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
運氣不好的會被送往大後方的各種作坊裡勞作,生產各種各樣的物資來反哺大漢,直到一定年限後再轉為漢籍,從此成為一名漢人。
不要說魏延殘忍,這是一場不同民族的生存之爭,註定只有一方能活下來,何況胡人強加在邊地百姓身上的苦難,可比魏延反制回去的多上無數倍。
言歸正傳
若按魏延的意思,幷州地區所聚集的胡人最後只有三成人能活下來,其餘人要麼跑到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