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手令,任命在荊州名聲還不錯的諸葛謹為公安令,並承諾只要發現吳軍中有侵害士民者,不管官職有多高、權利有多大、關係有多深,一律按軍法處置絕不姑息。

在離開公安時,呂蒙給諸葛瑾留下一萬兵馬守城,並囑咐他不管是何人來攻都不可出城接戰,只需守城等待後方大軍抵達即可。

同時也採納了虞翻的建議,將傅士仁帶在身邊,一來能幫助他們勸降糜芳,二來也能防止他反覆。

最後呂蒙乘上輕舟,追上先一步前往江陵的陸遜所部,在抵達江陵後他們會視糜芳的反應,再來決定派多少兵去搶佔夷陵。

……

翌日

東吳水師如期而至,呂蒙親領兩萬兵馬兵臨城下,並讓士卒向城內射去勸降信,信的內容和虞翻勸降傅士仁的差不多,再加上東吳是如何安置公安的等等,最後還不忘附上一句:

[關羽返,汝必死!]

在接到勸降信後,糜芳一臉平靜的來到城頭,看著城外兩萬士氣高昂的吳軍,以及站在呂蒙身側看似受盡恩寵的傅士仁,他淡淡的開口說道:

“呂大都督,汝等為何不遵守盟約去支援雲長將軍,反而撕毀盟約入侵我荊州,奪我重城公安,戮害我無辜百姓,此等行徑你就不怕天下人恥笑麼。”

糜芳言語中的憤慨是個人都能聽得出,而糜芳的話卻讓呂蒙、陸遜、虞翻、傅士仁等一頭霧水,這怎麼和預想中的不一樣啊。

在他們的設想中,當見到東吳大軍兵臨城下時,本就貪生怕死的糜芳一定會變得惶惶不可終日,然後在傅士仁投降,公安城丟失的情況下理應開城投降,可現在情況卻出現反轉,這讓一干東吳文武怎能不懵。

“哼,我等怎會無故撕毀盟約,劉備先借我荊州攻益州,如今益州已被拿下五年有餘,而荊州卻遲遲未歸,此乃不信也;

劉備又曾指示魏延,擄掠、蠱惑我江東百姓,此乃不仁也;

而後又在益州逾越稱王,視陛下如無物,此乃不忠也;

如今關羽更是侮辱我主,視我等盟友如草芥,此乃不義也;

此等不信、不仁、不忠、不義之輩,我等羞與爾等為伍!。”

嘴炮嘛,這裡在場的都是文化人誰還不會噴兩句呢。

“糜芳,我勸你認清形勢,江陵城中兵不過千,青壯也早就棄你而去,還不快快開城獻降,否則城破之時就是你身首異處,家族傾覆之日!”

見好言相勸糜芳不為所動,呂蒙直接威脅道。

你真當自己是張遼,想複製“合肥之戰”來個一千破兩萬是吧,可惜啊,我呂蒙並不是孫權。

“哼,一群鼠輩,吾懶得與爾等多費口舌,你若要攻來攻便是,莫非我糜芳還怕你們不成!

呂蒙,你假扮行商來襲取我荊州,早晚有一天,你會為今天的行為付出代價的。”

糜芳擲地有聲的話,讓城牆上響起一片喝彩聲,將不畏死,士亦何懼哉。

“豎子!!”

糜芳的話把呂蒙氣的夠嗆,此刻他恨不得衝上城牆把糜芳腦袋摘下來當球踢,不過他很快就冷靜下來,轉頭和眾人商討起對策。

其實在出發前,他們就將這種情況計算在內,畢竟和一直不受劉備重視,又無親族為後盾的傅士仁相比,糜芳無疑要好得多,畢竟糜家也曾風光過,雖然現在沒落了但終究有點情誼在的。

所以,和公安相比奪取江陵的變數的確要大一些,如今糜芳據守江陵不投降,無非讓他們啟用備用計劃罷了。

“伯言,糜芳雖只有兵丁千餘,但城中士族眾多,恐怕都會拿出部曲、奴僕協助他守城,再加上江陵城高池深防禦設施完備,我軍又無攻城器械所依,將其攻破非一日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