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醜陋的陶器,苦澀的褐鹽,以及羊皮紙書寫文字他們早就受夠了。
絲綢之路,你何時才能被打通啊,大漢,伱可得加油啊!
……
安息帝國,因為東邊有貴霜帝國,西邊有羅馬帝國,將它夾在了中間,所以大漢強不強和他真沒多大的關係,畢竟貴霜帝國不滅,大漢休想碰到安息帝國分毫。
有這閒工夫,安息帝國的貴族們還不如想一想,該如何抵禦老對手羅馬帝國的侵略,以及國內日益嚴重的問題。
從阿爾沙克一世建立安息帝國算起,安息帝國國祚至今快五百年了,因此國內矛盾重重,已經到了覆滅的邊緣。
作為正統的帝國皇帝沃洛吉斯六世,他所能控制的領土只有一小部分,而他那個發動叛亂的弟弟阿爾達班四世,才是佔據帝國大部分的領土的大諸侯。
再加上外部勢力聳立,安息帝國的統治階級,已經無暇顧及來自東方的威脅,畢竟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明天能不能活著,還管他幾萬裡之外的大漢幹什麼。
……
和羅馬帝國的期待,安息帝國的佛系不同,離西域最近,能直面大漢威脅的貴霜帝國,才是最著急的那一個,特別是貴霜帝國的統治階級貴族們在看過連環畫後,直接變得惶惶不可終日,生怕漢軍明天就打過來。
別以為他們在小題大做,也別看貴霜帝國是一個稱霸中亞的大帝國,就認為他們有能和大漢叫板的資本。
只要細細追溯一下它的前身你會發現,這不就是當年在河西走廊先是被大漢一頓暴捶,然後又被匈奴人打得倉惶西逃的大月氏麼,怎麼跑到中亞就發達了,還建立了這麼龐大的一個帝國。
所以,對能把匈奴人打得不敢南下的大漢,貴霜帝國的貴族們怎能不怵,雖然這些年他們一直和季漢保持良好的貿易關係,但貿易歸貿易,他們可不相信以耕種為主的大漢,會對肥沃的土地不心動。
所以,貴霜帝國對季漢此次西征的目的,以及他們該怎樣應對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鴿派的觀點:
大漢雖然強大,但大漢最西的涼州敦煌郡距離貴霜帝國的馬拉坎達城有五六千里之遙,而且還有難以翻越的天然屏障蔥嶺(帕米爾高原),不安份的西域諸國,四處肆虐的胡人等。
所以大漢不可能領大軍遠征貴霜,就算大軍能到,恐怕後勤補給也跟不上,屆時不就成了萬里遠征送人頭麼,相信季漢那麼多久經沙場的大將,不會做出如此不明智之舉。
因此,大漢此次西征恐怕是真的為打通絲綢之路,所以他們應該主動出兵,先漢軍一步打通蔥嶺以西的絲綢之路,免得讓漢軍找到藉口進入貴霜帝國。
同時,他們也能儘快同季漢展開雙邊貿易強大帝國,這樣就能在殘破、虛弱安息帝國的身軀上,狠狠的撕扯一塊肉來,可謂百利而無一害。
鷹派的觀點:
兩地雖然路途遙遠,但大漢又不是沒遠征的先例,漢武帝時期的貳師將軍李廣利,就曾率領漢軍翻越蔥嶺遠征大宛,並建立貳師城以示大漢威嚴,所以距離並不能保證貴霜帝國的安全。
而且以西域諸國的戰鬥力,根本犯不著漢軍興師動眾,當年班超威壓西域就是最好的例子,所以根本犯不著出動八萬大軍西征,因此漢軍一定另有所圖,那他們就不得不防。
為防備漢軍入侵,鷹牌的貴族們認為應該遣使前往西域,說服烏孫、大宛、車莎、疏勒、無雷等靠近蔥嶺一帶的國家,讓他們組成聯軍、推選統一的指揮官來抵抗漢軍的侵略,必要的時候他們也可派出大軍支援。
如此一來,可將漢軍牢牢的擋在蔥嶺以東,屆時就算漢軍有萬般之能也拿貴霜帝國沒辦法,而且只要等漢軍主力撤退了,那他們就可以出面同大漢協商重開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