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臣早早就到場,在議政殿三五成群談笑著,氣氛顯得格外輕鬆,彷彿所謂的政治鬥爭根本就不存在季漢這朝氣蓬勃的新勢力中一樣。
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除了季漢在戰場上勢如破竹之外,也和蔗糖、海鹽、棉花等物逐漸被應用有些重大幹系。
畢竟士族所求無非名、利,與家族傳承罷了,前者讓他們看到大漢三興的曙光,自然而然,現階段所有人的訴求都是一致的,就是輔佐劉備再興漢室。
而後者,隨著新事物、新技術的出現,它所帶來的利益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雖然蔗糖、棉花、海鹽等物現階段被朝廷高度壟斷以充軍資,但他們並沒有伸手爭奪而是在等待機會。
因為劉備、魏延在季漢立國時就明確表示過,當季漢拿下隴西地區後戰略重心將西移,以打通河西走廊,重啟絲綢之路為未來五年的國策,用以達到重新開拓商路,宣揚大漢的威嚴的目的。
而能傳承百年計程車族,就沒有目光短淺之輩,他們都很清楚魏延傳遞的意思:
荊、益之地這個小水塘有什麼好玩的,賺個錢都心驚膽戰的,不如先齊心協力拿下涼州,然後打通絲綢之路,走出大漢去賺錢,屆時賺錢都會賺得想吐。
絲綢之路的利潤有多豐厚,魏延不是很清楚,但漢武帝為何有底氣發動滅匈奴之戰就清楚,不然真當少府那幾十萬匹戰馬,它們是喝西北風長大的啊。
而且不要忘了,當年的絲綢之路主要交易品是絲綢,而季漢的拳頭產品則是成本更低廉的蔗糖、食鹽,以及正在培育的茶葉等,可以想象一旦絲綢之路重開,季漢會迎來怎樣的發展新機遇。
因此,季漢上下在大方向上空前團結,現階段都以拿下涼州為主要目標,而以現在的局勢看,似乎這一目標很快就能完成,這怎能不讓他們高興呢。
這也是為什麼明明季漢戰略重心已經東移,但知道的人卻寥寥無幾,因為這和季漢大多數群體的利益訴求不相符,擺在明面上肯定會遭到反對的。
沒過多久,劉備龍行虎步的從後殿走出,大臣們見狀立即噤聲然後向劉備行禮,再之後就是處理繁瑣的政務時間。
像什麼牂牁郡有僚人作亂,不過被馬良輕易平之,同時清剿了參與叛亂的僚人部落俘獲僚人男女萬餘人,並向劉備請示該如何處理。
劉備倒也灑脫,直接把青壯扔進南中懲戒營,老弱全部送往漢中懲戒營,婦孺則送往蜀中、長沙等地進行手工勞作。
同時劉備再次強調,不管是賨人、夷人、羌人、僚人,或者是其他異族的婦女都不得不凌辱,而只要她們加入漢籍,就必須受到《婦女法》的保護。
大臣們皆稱是,劉備的意思很明確,就是讓男人們發揮主觀能動性儘快的消化掉異族婦女,在恢復大漢人口的同時也能加快周邊異族的漢化,可謂一舉多得。
在之後的時間裡,一眾文武先後處理了像什麼發現新鐵礦、造船技術取得重大突破、鋼鐵產量再創新高、甘蔗培育出新品種、季漢今年糧食總產量預計增長三成等,重要或者不重要的政務。
一直到中午時分,伱一言我一語的議政殿才逐漸安靜下來,看來當一個勵精圖治的君主,並沒有想象中簡單。
處理完政務的劉備,先拍了拍有些混沌的腦袋,然後在一眾文武的眼中站起來,環視殿內一圈後看向李嚴說道:
“孤打算御駕親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