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武關道大捷

一直關注武關動向的吳懿,很快便發現了曹軍的異動,自然也猜到張遼的打算,於是命吳蘭、雷銅分臨五千兵馬,不分晝夜的狂攻武關,一定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其拿下。

翌日

雙方圍繞著關牆血戰,因為地勢較為狹窄的原因,導致漢軍兵力優勢難以發揮,只能用最簡單、最殘酷、最無奈的人海戰術命來磨死曹軍。

雙方從清晨鏖戰到黃昏,又從黃昏戰至午夜時分,雙方頂著火把大戰不休,最終在拂曉時刻曹軍身心俱疲,傷亡慘重,不得已退入關中節節抵抗。

失去關牆這個屏障,大量的漢軍才得以擁入武關,直到此時的漢軍兵力優勢才得以體現,就算曹兵據有地理優勢,但一個曹兵卻要面對五六名漢軍的圍攻時,再好的地形也無力迴天。

雙方鏖戰至正午,關中曹軍基本被肅清只有夏侯充率領十餘人固守高臺打算做困獸之鬥,吳懿見此情景並未讓漢軍強攻,而是勸降起夏侯充。

吳懿的勸降方式和馬謖一樣相差無幾,都是先大打親情牌,在夏侯充不吃這一套後,然後再用夏侯淵來舉例子,言明以夏侯惇的重要性遲早會被換回去的,你現在死了也不過白白犧牲。

而且你爹都投降了,你身為兒子還在猶豫什麼呢,萬一夏侯惇聽聞伱戰死的訊息,氣急攻心之下一命嗚呼,這豈不是大不孝?。

就這樣,在吳懿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勸說下,夏侯充最後還是投降了,畢竟有夏侯淵的前車之鑑在,他們能回到曹魏的機率還是挺大的,還有夏侯充也張遼他到底有沒有投敵。

只是夏侯充忽略了一件事,當初能換回夏侯淵,是因為曹操擒拿了張飛,倘若這一次曹操不拿出重量級人物,劉備會同意麼?。

夏侯充投降後,吳懿留下吳蘭防守武關,然後親領六千人馬繼續追擊,完成對張遼所部的包圍,同時也看能不能勸降這位老將,八百破十萬的創傳奇人物,天下何人不想見一見。

當然,孫十萬除外。

武關之戰雖然只持續了一天一夜,但其慘烈程度一點都不輸散關之戰,在短短的一天時間裡曹軍兩千餘人全部戰死,漢軍也有超過四千餘人的傷亡,超過漢軍總兵力的三成可見其慘烈程度。

不過傷亡雖然慘烈,但勝利的果實無疑是豐碩的,不但按計劃斷絕武關道不說,還擒獲了夏侯惇長子夏侯充,看來吳懿的位子又要往上動一動了。

……

武關道

滿山遍野的曹軍三五成群衝向漢軍陣地,不過沖的有多快退的就有多快,在山地戰上馬謖是非常有心得的,每一塊石頭,每一顆樹木他都能利用上,並給予曹軍造成重大殺傷。

而且曹軍為了搶時間,從未武關疾馳而來已是疲憊之師,沒歇息多久就投入進攻,因此曹軍雖然兵力佔優,但面對馬謖滴水不漏的防禦還是無可奈何。

張遼見此窘境,於陣前鼓舞士氣,而後親自帶領軍士衝鋒,曹兵見主帥身先士卒,一個個嗷嗷大叫的衝了上去,繼續衝擊漢軍的防禦陣地。

張遼的舉動極大鼓舞了曹軍士氣,在天色將暗時分,成功在漢軍防線上撕開一個口子,馬謖見防線被破,立即讓其他人撤退以免被曹軍各個擊破。

馬謖自幼熟讀兵書,知道曹兵歸家心切,僅憑一道防禦很難擋住曹兵的衝擊,於是馬謖在曹軍營寨的基礎上結寨數座,形成簡易的連環寨,並在每座營寨中屯兵幾百不等。

曹劌有云: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所以,馬謖結連環寨並非要擋住曹軍,這只是用來拖延時間消磨曹軍銳氣,相信在前有阻擊,後有追兵的情況下,曹軍中恐怕會人心思變的。

不要忘了,張遼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