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的八千兵組成成份複雜,其中有張遼的三千部屬,有三千投降的潰兵,有千餘夏侯充的部屬,甚至還有千餘原武關守卒。

很明顯,馬謖的計策奏效了。

突破漢軍防線後,所有曹軍都認為自己逃出生天,紛紛露出了劫後餘生的笑容,可當他們看到一座營寨矗立眼前時,一個個都呆若木雞。一股絕望之情在曹兵中瀰漫。

晚上

在失去夏侯充的壓制後,隨著張遼遲遲打不開道路,軍中也開始出現異樣的聲音,像什麼:

張遼已經反叛魏王,是故意讓我們送死的,好當作在漢營的晉升之階,我們不如追隨將軍一併投降漢軍算了,說不定還能活下來回家等這類的投降之言。

張遼見營中軍心浮動,為了穩定軍心他斬殺擾亂軍心者,然後傳首全軍並言辭激烈的再三強調:

倘若再有言降者,定斬不饒!

其實張遼心裡很清楚,明天若不能突破馬謖結下的連環寨,那今天強壓下來的怒火,會讓他死無葬身之地,因為他們真的沒糧了。

翌日清晨

張遼組織曹兵展開猛攻,不過漢軍的第一座營寨堅固異常,寨中屯兵高達千人,又有繳獲曹軍諸多的器械,雙方鏖戰一個時辰,曹軍依舊一無所獲。

雙方鏖戰至中午,馬謖見曹軍越戰越勇,也知道是他們心中憋著一口氣,一旦這口氣洩了,他們不過是一群待宰的羔羊罷了,於是馬謖下令漢軍退守第二座營寨。

馬謖的策略很奏效,付出極大傷亡才拿下營寨的曹兵,看著後方還有一座營寨,參加過漢中之戰的都知道,永遠不要低估漢軍的建造能力,說不定在這之後還有無數座營寨在等著他們。

想到此處,曹兵心中屏著的那口氣散了,士氣也隨之崩潰,一股絕望之情在軍中蔓延,曹兵們頹然的攤坐在地,任由張遼怎樣鼓舞士氣,一個個都耷拉著腦袋,不願意繼續進攻送死。

張遼見狀無奈仰天長嘆,知道他們敗了,敗得十分徹底,於是曹軍就在營寨內停留了下來,等待命運的審判。

隨著曹軍止步不前,戰場也變得安靜下來,馬謖也知道曹軍失去了鬥志,武關道之戰結束已進入倒計時。

在曹營中,隨著長時間得不到補給曹兵們皆飢腸轆轆,又想起前有馬謖阻擋,後有吳懿追擊,營中又無糧秣,張遼有通敵之嫌的情況下,一些曹兵開始密謀起義,畢竟主動起義與被動投降,差距還是很大的。

於是他們串通大帳守衛,趁張遼不備時將其抓獲,再大肆宣揚漢軍仁德,不會苛責於降兵,只要投降就能回家等等。

張遼在被亂軍抓住後,也沒有做出過激的舉動,因為現在的結局早在他預料之中,於是他主動走出大帳,示意軍士們放下武器,不要再做無謂的犧牲,死的人已經夠多的了。

不久之後

起義軍押著張遼來到寨前,表示他們願意棄暗投明,向漢中王投降,並希望馬謖能向他們承諾,在投降之後能保障他們的生命安全。

馬謖聞言大喜,沒有絲毫猶豫便點頭答應,並把夏侯惇請到寨牆上,並當著眾人的面發誓,不會苛責他們分毫。

考慮到自身兵力不足,曹軍也存在詐降的可能性,於是馬謖向降軍說明情況,希望等到後方的漢軍趕到後再接受他們的投降。

降軍聞言商議一陣後,便同意了馬謖的意見,不過他們希望漢軍能提供一些糧秣,因為他們已經快一天沒吃過飯了,此時早已腹中空空,飢餓難耐啊。

馬謖對此欣然應允,先是驅離在營外聚集的大批曹軍,然後搬運十幾車的糧食送入曹營,馬謖此舉在曹營中引起巨大的歡呼聲,終於不用忍飢挨餓了。

同時,馬謖為防止張遼引劍自戕,降軍在馬謖再掃勸說下,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