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人,像嶢關、上洛這些地方不可能儲存這麼多糧秣,也正因如此,張遼才會選擇輕兵冒進,夏侯惇才會選擇置之不理。

目前,因曹軍前、後軍行軍方式差異差異的原因,導致兩軍拉開了超過百里的距離,夏侯惇才剛剛過藍田,而張遼都已經出商縣,距離武關只有百多里。

在行軍途中,張遼一邊祈禱武關、丹水的守軍能堅持住,將漢軍擋在關外,一邊祈禱不要下雨,千萬不要下雨啊。

可怕什麼來什麼,大軍剛出商縣二十里,突然黑雲壓頂,狂風呼嘯,電閃雷鳴,傾盆大雨,一場持續了兩個時辰的暴雨,打碎了張遼的幻想,作為東線戰場的老將,他知道這場傾盆大雨意味著什麼。

暴雨雖然洗刷了酷熱,緩釋所有人心中的煩躁,但對這支曹軍來說無異於晴天霹靂,因為所有人都清楚,這麼大的暴雨一定伴隨著山洪暴發,而他們也只能默默祈禱暴發的山洪不要衝毀道路。

當大雨稍微小一點,張遼就迫不及待的派人去前方探明道路,看看是否出現道路損壞的情況,然後待雨停之後再整頓兵馬出發。

然而沒過多久,一名探子就急匆匆的返回,言明前方原本一條幹涸的河流突發大水,暴漲的河流將橫亙其上的木橋沖毀,道路暫時被斷絕暴雨斷絕。

張遼仰天長嘆一聲,隨即組織人手去林中伐木,他打算先搭個簡易的獨木橋通行,至於後面的夏侯惇張遼管不上,而且想必那時山洪早已停止暴發了。

在眾人的齊心協力下,只用了一個多時辰就恢復了道路,然後張遼指揮大軍迅速透過,繼續向百餘里外的武關而去。

常言道: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

在往後的三十里路上經常有巨石滾落、樹木傾倒、山洪暴發等情況阻礙大軍前進,但影響都不是很大,只需稍作清理就能上路,直到遇見眼前的大型山體滑坡,曹軍才徹底被耽擱在此。

而此處,距離目的地武關不過百里,就是這百里之遙,張遼他們已經耽擱三天了。

就在張遼兀自嘆息時,人群中突然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歡呼,原來經過三晝夜的奮戰,由山體滑坡所造成的道路阻塞已被他們貫通,這一點讓所有人都為之振奮,因為從武關而來的斥候告訴他們,前方道路無任何阻塞,而且他們在有信心堅持三天。

“傳令全軍,若在兩日之內抵達武關,某會親自向魏王請賞,建功立業,蒙蔭子孫就在今朝!。”

張遼神情嚴肅的說到,並未因道路通暢而感到高興,因為斥候還帶來一個訊息,漢軍已經突破丹水正向武關而來,而丹水城距武關不過幾十里。

而且武關守軍只有千餘人,城防設施也年久失修,雖然有險要的地勢可依,但十倍兵力的差距很難堅守三天,因此只能不惜一切代價急行軍趕過去,希望時間還能來得及吧。

“萬勝!!”

眾軍士皆歡呼雀躍,連多日勞累所帶來的疲倦也煙消雲散,同戰場上搏殺建功相比,急行軍兩日無疑輕鬆得多。

“將軍,若不派探子去偵查,萬一……。”

一旁的小校擔憂說道,越是接近武關被埋伏的機率越大,若此刻放鬆警惕一旦中了漢軍的埋伏,恐怕有全軍覆沒之危啊。

“先不談武關形勢危急已經容不得我等耽擱,單單幾日前的狂風驟雨就足以掩蓋一切人為痕跡,而在廣袤的山林中僅憑十餘名探子去搜尋敵蹤,宛若大海撈針根本不可能有所發現。

與其如此,不如諸位隨某冒險一搏建立不世功勳,最多不過一死罷了,伱我皆是堂堂大丈夫,死又有何懼哉!。”

張遼鏗鏘有力的說道,區區埋伏罷了,恐怕還不及合肥城下十之一二兇險,他又怎麼會怕呢。

“諾!”

小校大聲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