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戰爭才是雙方最好的課堂,只不過如今攻守互換罷了,但當初漢軍有三弓床弩破局,不知曹軍又有什麼辦法。

曹軍有麼?

曹軍當然有,不過不是三弓床弩,而是普通的的床弩,而且受限於城牆狹窄,曹軍只能使用體型比較小巧、威力不及三弓床弩十之一二的床弩。

大型的床弩曹軍也有,而且樹木不少,專門用來攻城的,不過那種床弩需要牲口才能拉動,可狹窄的城牆哪來的空間啊。

曹魏也試圖仿製三弓床弩,可因沒有實物對照,再加上季漢大幅度提高工匠待遇,讓技術精湛、有研發能力的工匠都聚集在成都、長沙等地,導致兩年都毫無進展,後來也就絕了仿製的心思。

曹軍拿出床弩對準漢軍盾陣敲下扳機,瞬間弩槍飛射而去,重重的打在盾陣上,霎時間漢軍盾陣被破壞,二三名漢軍軍士從上跌落到城下,瞬間就沒了氣息。

趁著漢軍混亂之際,曹軍瘋狂發射弩箭和火油罐,看樣子不把這架雲梯車摧毀,曹軍是不會善罷甘休的。

因為曹軍弩床威力較小,加之又有盾牌卸力,因此弩槍並沒有鑿穿盾陣,這讓一部分漢軍僥倖存活下來,但前有飛射的弩箭,後有燃燒的烈焰,死亡看起來不過早晚的事罷了。

漢軍們自知絕無活路,於是想起了玄甲軍的撫卹制度,要知道先登而亡的撫卹,是普通戰死的幾倍時,他們牙一咬,心一橫不顧身上的燃燒的烈焰,與穿透甲冑扎入身體的弩箭,向城牆上的曹軍衝殺而去。

這是他們能為家人做出最後的貢獻了!。

看著身上裹著烈焰,嘶吼著殺來的漢軍,曹軍前排士卒大駭,並止不住的向後退去,士氣也開始滑落,這樣恐怖的對手他們怎麼可能打得贏。

與曹軍相反,見袍澤頂著烈焰殺入城頭,所有漢軍士氣大震,嘴裡嘶吼著不明的話語,直接放棄盾牌頂著箭矢衝殺而去,區區弩箭怎能阻擋不懼死的勇氣。

殺上城頭的漢軍並沒有繼續上前殺敵,而是依靠城牆組成三五人的小軍陣,在盾兵、刀盾兵、槍兵親密無間的配合下,慢慢的將曹軍守卒推離城牆。

而在城牆下的漢軍,則適時將攻城梯搭上城牆,打算從此處攀附而上,讓滾木礌石、金汁火油等守城利器無用武之地。

戰局從漢軍殺上城頭後,開始出現明顯變化,再加上曹軍弩床被漢軍的三弓床弩逐一摧毀,更加無法阻擋漢軍的攀附行動。

曹洪見此立刻做出應對,組織將校敢死隊沿著城牆衝殺,雖然漢軍精銳異常,又精通配合殺得曹兵節節敗退,但在人數上依舊處於劣勢。

現在曹兵只是被嚇破了膽,攝於漢軍的威勢不敢上前罷了,一旦將校加入戰場做出表率,曹軍士氣定然會迅速恢復,繼續保持對漢軍的壓制。

畢竟防守方的優勢很大,人數始終佔據優勢,一打一不行,但我三打一,甚至五打一總行了吧,玄甲軍裝備是好,但曹軍也不差啊,更何況作戰是非常浪費體力的事,漢軍總有疲憊的時候。

曹洪的命令下達後,各級將校帶領親衛部屬接過一線防禦,讓開始混亂的曹軍逐漸穩住陣腳,隨後開始反推漢軍陣線,若不是越來越多的箭樓加入戰場,導致曹軍後繼無力,恐怕漢軍早被推下城頭。

城牆上陷入拉鋸戰,城牆下也同樣如此。

負責鑿擊城牆的衝車,也和以前的不一樣,衝車本身不再負責鑿擊城牆,而是由裡面計程車卒拿著錘子、鐵釺等物打孔,目的嘛,當然是打孔爆破嘍。

因此,漢軍的衝車就像一座帶有輪子的木盒子,頭上是厚厚的木板,木板上全是從河裡撈起來的淤泥防火,在衝車內部無數的三角結構支撐強度,可避免被從城讓拋下的石頭砸塌。

對於漢軍的龜殼,曹軍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