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安故攻防

城內冒出的滾滾濃煙,讓魏延十分滿意,能肆無忌憚的火燒城池的機會可不多啊,隨即讓投石機調高刻度,放棄轟炸城牆繼續為城內添油加火。

同時,等待多時的傅肜見投石機改變打擊目標,立刻命人敲響了戰鼓,聽到指令的漢軍力士推著巨大的攻城器械前進,其餘漢軍則躲在攻城器械後,根本不給曹軍射殺的機會。

看著躲在攻城器械後前進的漢軍,魏延滿意的笑了,這不就是大漢版的步坦協同嘛,軍士利用高大的器械做掩護,讓城牆上的曹軍弓箭、弩機等失去作用,大大降低遠端武器造成的殺傷,再憑藉極其誇張的著甲率,近身肉搏曹軍定不能擋。

魏延如此執著於器械,還是因為益州之戰中,綿竹攻防戰那慘烈的傷亡,那一戰除了雲梯車就是攻城梯,箭樓、衝車等其他的攻城器械一概沒有,導致在短短一個時辰內劉備軍傷亡兩千餘人,那番場景魏延從未曾忘卻。

也是從那時起,魏延就很一直在避免攻城戰,但同時他心裡也清楚,若想一統中原攻城戰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魏延大力發展科技,鼓勵創造發明,提高工匠待遇,目的就是為了研發與改良更多的攻城器械,來減少攻城時的傷亡,從目前的情況看他的做法沒有錯。

……

密密麻麻的攻城器械,給予曹軍極大的壓迫感,特別是最前方几架高大的雲梯車,上面披著一層厚厚的泥甲,讓曹軍的箭矢、火油等拿它毫無辦法,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它接近城牆。

而在雲梯車後方,百餘名玄甲軍慢慢的前進,身上除了全套的甲冑兵戈外,每人身上還披一著件正在滴水的皮質披風,看起來十分怪異。

當然,這件看似增加負重的披風,其實有著重要的作用,那就是防範曹軍的火油。

榆中作為火油原材料產地,曹軍肯定儲備了大量的火油,較之漢軍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不用想也知道,當雲梯車放下擋板後迎接漢軍的是什麼。

堅固的鎧甲可以抵擋刀劍,但抵擋不了無孔不入的火焰,烈焰炙心的滋味,不是所有人都能忍受得了的,所以,擁有撲滅火焰的披風就應運而生了。

燃燒三要素不必多說,一旦火油依附在披風上燃燒,只需將披風脫掉即可,若脫掉之後還未撲滅火焰也不要著急,身後的袍澤會取下披風覆蓋在其上,斷絕氧氣使火焰自己熄滅。

其實魏延也知道,在混亂的戰場上一切都將變得不可控,還是會有軍士會死於烈焰之中,但魏延能做的只有這麼多,戰爭,哪有不死人的。

在雲梯車後方有數量眾多的箭樓,和普通的箭樓不一樣,改良後的箭樓上竟多出兩架固定的三弓床弩,再加上十餘名大黃弩手,配合與城牆平行的高度,看來守城的曹軍有得受了。

當雲梯車抵死城牆後,所有曹軍蓄勢待發,手裡拿著一模一樣的火油罐,只要漢軍敢放下擋板,當年在陳倉道受的苦,定要讓漢軍親自體會一下。

不過在這之前,曹軍得先接受一波從箭樓而來的洗禮,威力巨大的三弓床弩,近距離發射的弩槍射在垛口上,大塊的牆磚崩落,一些飛濺的碎片打得人臉龐生疼。

偶爾有一支弩槍,從垛口中穿過,在曹軍陣列中鑿出一條血肉通道,同時手中的火油罐也隨之跌落摔碎,洶洶燃起的大火,惹得城牆上一陣混亂。

就在此時,蓄勢待發的雲梯車突然放下擋板,讓所有曹軍心頭一緊,也顧不上箭樓射來的弩箭,站起身來激發弩機、投擲火油罐等。

不過和以前一樣,漢軍也學著曹軍擎著大盾在前,一邊抵禦密密麻麻的弩箭以及火油罐,一邊緩步的前進,至於偶爾落入腳下的火油罐,軍士們迅速扯下披風將其覆蓋以防其四處蔓延。